做了大半輩子糧食生意,劉大頭卻沒見過這種珍珠米,摳下一粒塞進了嘴裡,用力咀嚼了幾下,一張老臉頓時變成苦瓜了。
“呸!呸!
又硬又澀的,就像是啃砂石,夷人地境出產的,果然不是什麼好東西,那裡比得上我們天朝上國,五穀甜美,滋補身體!
以後別帶這些沒用的東西了,要是有揚州瘦馬、秦淮名妓,倒可以弄幾個回來,老爺我也嚐嚐鮮,哈哈!”
劉大頭除了貪財,還有一個毛病好色!
“是,小的記住了,下次一定讓老爺如願!”
馬屁拍到了馬腿上,項管事連忙把籃子仍回車上,點頭哈腰賠罪一番,而後帶著車隊去北關了!
……
“蒸窩頭、貼餅子、棒茬子粥,還有我最愛的金銀饅頭!”
巷子裡,薛羽興奮的要蹦起來了,口水一個勁往外流,什麼珍珠米啊,那不就是玉米嗎,俗稱苞米、棒子!
自己出身農村,小時候也下過地,幫著大人們一起掰棒子,對這種農作物再熟悉不過了,更深知它的價值有多大!
玉米,原產於美洲大陸,明朝中業之時,由歐洲商人傳入中國境內,最早出現在廣西地區,之後逐漸進入南方各省份,但是沒有大面積推廣,只有一些富貴人家少量種植,作為一種稀罕吃食,稱之為珍珠米,或者玉蜀黍!
玉米沒有大面積推廣,原因是比較複雜的:
首先,數千年以來,中國人一直種植五穀稻大米)、黍黃米)、稷小米)、麥小麥)、菽大豆),要想接受一種新的農作物,並熟悉其種植方法,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其次,中國疆域廣大,地形複雜,氣候多變,玉米傳入之後,要想適應中國的氣候環境,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尋找到最適合生長的土壤!
最後,玉米產量高、有營養、耐乾旱不假,但是口感遠比不上大米、小麥,算是一種粗糧,加之沒有好的烹製方法,自然難以被百姓們接受了。
因此上,玉米傳入中國兩百多年,一直到了清嘉慶時期,才大面積推廣開來,成為了一種主要農作物,養活了大量人口!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薛羽身為穿越者,太清楚玉米的價值了窩窩頭固然不太好吃,可是真扛餓啊!
“小鼠、猴子,你們跟著車隊,給我順幾根玉米回來!”
“老大,啥玉米?”
“就是剛才劉大頭啃的,金黃色那個東西,一定要弄回來!”
“明白了!”
小鼠是個神偷,猴子身形靈活,兩人潛蹤躡跡,悄悄跟在了劉家車隊後面,尋找下手的機會!
另一邊,劉大頭返回內宅去了,魏六指也躲進門房吃午飯去了,大門前只剩下了那條大黃狗,無精打采的趴在地上,等著主人們吃飽之後,賞給它一些殘羹剩飯!
薛羽目露精光,感覺機會成熟了,從懷中掏出了雞骨頭,一臉壞笑的盯著大黃狗,敢咬我的弟兄,讓你用命賠償!
喜歡明末第一梟雄請大家收藏:()明末第一梟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