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禧三年,黃金一千兩,稻米五千斤!”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景佑元年,慄米兩萬斤,稻米一萬斤,生豬五百頭!”
“慶曆年間......”
從時間跨度來看,霍家從太祖年間就開始有捐贈行為了,一直到慶曆三年。
捐款的數額是越來越多,次數也是越來越多。
特別是從寶元年間開始,一直到宋夏戰爭結束,霍家幾乎是誒三個月就會向邊境地區捐贈大量的糧食,還有酒水。
甚至還捐獻過武器和戰馬。
“霍老先生,這戰馬可是稀缺物資啊,大遼早就對我們禁止了出口。”
霍立羽摸著鬍子哈哈笑道,“胡大人,我說了您可不能抓我坐大牢啊!”
“霍老先生,您這是什麼話,抓誰也不能抓您吶!”
霍立羽聽罷,似乎還是有些不太放心,所以在說的時候應該是有所保留。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原來這戰馬在民間也是有走私途徑的,無論是西夏還是大遼,都有相關的門路。
可胡首德不理解的是,民間走私這種戰馬的意義在哪裡?
一般老百姓也用不起馬匹,更不用說是千里馬之類的好馬。
霍立羽的解釋就很明瞭,老百姓用不上,但那些高官的衙內們特別喜歡域外的馬匹。
遼國的最貴,西夏的次之,大理的最便宜。
“原本我的兩個兒子也非常喜歡戰馬,我就託關係,不停的在遼國找各種千里馬,並且在陝西路某處弄了一個養馬場,只要一找到好馬,就送到馬場去。”
“久而久之,馬場裡面有了一千多匹馬,經過幾次繁殖之後,馬場裡面的馬匹數量激增。”
“為了保持馬場的空間,以及馬匹的健康度,我從寶元年間開始,每年都會從馬場裡面捐贈一千五百匹戰馬給我大兒的軍隊。這也是他為什麼能做到馬軍指揮使的原因。”
胡首德從霍立羽輕描淡寫的話語中,還是聽出了諸多不凡。
之前遼國沒有禁止出口馬匹時,好馬一匹要五百貫,普通馬匹也要一百貫。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至於走私的價格,胡首德不太瞭解,估計會便宜一些。
一千匹馬,這也是幾百萬貫的價值了,再加上日常的餵養,還有馬場的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