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公子!您是外地人,有些事情不好跟您說!我這裡就這兩種糧食,您看著買吧!”
“那就一樣來五十斤吧!”
糧店的掌櫃沒有猶豫,立即找來麻袋,開始裝。
“公子,使不得,使不得!”
老農趕忙上前制止,“我家裡也就我和老婆子兩口人,平日裡吃些糠麩、挖些野菜,再加上又幾分薄田,種些小菜夠吃了!”
“那您兩個兒子回來了也得吃吧?”
“他們基本上不回來,都是我們去看他們!”,提到兩個兒子,老農眼睛裡有些光芒。
“江寧府的白米飯可好吃了,我一個人能吃五碗哩!”
老農說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我說老馬頭,還是你運氣好,兩個兒子都在獅子樓,我們就不行咯,在江寧府也沒個親戚!”
糧店掌櫃一邊裝糧食,一邊苦笑著說道。
“掌櫃的!這宣化鎮不是說有很多人的親朋都在江寧府麼?”
“你說的只是半對!”,糧店掌櫃搖了搖頭。
原來所謂的親朋,就是自家的打工人,不是兒子女兒,就是年紀在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
並且最近淮南路出了一個政策,專門限制宣化鎮的人去江寧府討生活。
要不然人都跑了,土地沒人種了。
“公子,糧食裝好了,一共一百五十文!”
“你確定錢對麼?”
“對啊!慄米兩文錢一斤,黑麥一文錢一斤!”
林桐覺得價格確實便宜,林鵬付完錢之後,老農走上前來。
把兩袋糧食都扛在了肩上。
“老伯,這可是一百斤呢!不行我們來弄!”
“公子!這算什麼?秋收的時候,我一個人能扛二百來斤的糧食呢!這點不算啥!”
林桐二人聽完,也是自嘆不如。
老農緊接著又說道:
“你們可是出了一百五十文的大價錢,給我這個老頭子買的糧食,豈有讓你們揹著的道理!”
“嗨!區區一百五十文,不足一提!”
糧店的掌櫃突然說話了,“二位公子有所不知,像我一年下來也不過只賺的一貫錢左右!他連一半都賺不到,兩個兒子還尚未娶親呢!”
林桐這時候才認真仔細的打量起扛著糧食的老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