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再過若干年之後,當有關於靈氣的一切事物都徹底消失在時光洪流中,星球便進入了末法時代。
這時有關靈氣的一切事物都成了無稽之談,修真也成了神話傳說,沒有靈氣與靈根這一套基礎系統,就算再牛逼的功法也練不出一個屁來,這個時候文明的發展才算是回到了正軌。
王晉曾經很認真的思考過類似的事情,靈氣是這樣,而星塵何嘗又不是這樣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只不過智慧聯盟非常的有節操的了,沒有讓超凡者職業體系變成修真這種凸顯個人偉力的超能體系,所以星塵域主流畫風還沒有被帶的特別歪,至少大家都還知道需要眾多智慧集合在一起,努力的攀科技。
王晉這時也好奇的問道:“你們創造星塵域除了培養更多的飛昇文明之外,還有什麼其他目的嗎?”
家長文明緩緩的說道:“其實一開始只是因為我培養文明後代的方法與其他人產生了分歧,所以就開啟了這一場遊戲。”
“是因為火種與叢集進化路線優劣而產生的分歧嗎?”
“不,叢集進化路線其實也沒什麼,主要是個體與群體路線的分歧,有關於星塵域所有文明心中的禁忌——思維融合。”
家長文明培養下一代的方法就和培養那些預備役一樣如出一轍,成功之後整個文明所有成員都會與家長文明進行思維融合,大家不分彼此融為一體。
但這種做法就讓智慧聯盟其他個體心裡滴咕起來了,在他們看來,每一個個體都有機會成長為和他們一樣的超級生命體。
而家長文明這種做法極大的削減了基數,將很多潛力十足的文明都變成了自己,非常不利於思維多樣化。
所以就有了星塵域這個賽場,將兩條發展路線進行直觀的對比。
“其實在魯莫銳司飛昇的時這場遊戲就已經有了一個結果,是我輸了,不過那時我非常開心,因為又多了一位同道。”
星塵域在魯莫銳司文明飛昇之前,家長文明的預備役培養機制開啟了叢集進化路線,但太多的預備役與叢集進化生物淪為墮落者之後讓所有文明生存舉步維艱。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家長文明贏了。
恰恰相反,這說明家長文明的後代培養路線有非常大的弊端,這麼多年來都沒有一個預備役或走思維融合路線的叢集進化生物成為飛昇文明就是證明,反而讓魯莫銳司後來居上成功飛昇。
結果一目瞭然,思維融合中性的來看其實不可謂不強大,但同樣的,對生物思維要求也非常的嚴苛,不是每一個生物都像家長文明這麼牛逼的,所以不適合成為培養後代的普適性方法。
王晉也笑著說道:“其實你們對輸贏都沒有多麼的看中,只要有收穫,輸或贏都不重要。”
到了他現在這個階段,很輕易的就能理解智慧聯盟的這場友誼賽的本質。
想象一下,和朋友開一局王者中單soo是什麼感覺就明白了,誰輸誰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開心,只是一個業餘時間的消遣而已,沒必要那麼較真。
“差不多還有一千年之後,我就要飛昇了。”
“那我就提前祝賀你一聲了。”
一千年很快便過去了,皮米級別的靈氣經過追光文明所有人不斷的測試改進之後,終於定型。
整個追光文明設計了三萬多種皮米級通用型靈氣,這代表三萬多種不同的修真體系。
每一種通用型靈氣都可以在一些低階文明中催生出一個修真體系。
而追光文明與這些低階文明的區別是,前者可以隨時隨地的更換自己的通用型靈氣型別,甚至只要花時間便創造出更多種類的通用靈氣。
而後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緊靠自身能力無法去研究靈氣的本質,若是靈氣消逝,看似繁榮昌盛的修真時代將一朝崩塌進入武俠或者末法時代。
不過追光文明也只是製造出了這些不同類別的通用靈氣,還未有一個真正的讓元嬰吸收這些靈氣開啟化神的過程。
王晉覺得時機差不多了,這些年該研究的都研究完了,追光文明的科技樹也徹底的擺脫了星塵的影響,於是他作為第一個實驗者開始讓元嬰蛻變為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