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甘鴻德送來的信,公西月點燃放在茶缸裡,直到化為灰燼。
信中說,某一日,暴雨過後,河中冒出一老龜,它的龜殼上出現磷光閃閃的字,是古文字型,請了當地的大儒辨識,大意就是:天降暴雨不是別的原因,只因為現在的皇帝非真命天子。
再某一日,一山坡被暴雨沖垮,暴露的山坡冒出一塊石碑,上面是墨黑的古體字跡,讓人想忽視也難,請了有學之士辨識,大意就是:天降暴雨是天懲,只因為天子德不配位。
……
接下來大宇朝出現了十幾例這樣的異像,雖然主要集中在中洲和水澤洲,但其他幾洲也偶有出現。
鬼神之說在民間向來是令人深信不疑的,久不停止的暴雨,莫明出現的怪像,令老百姓人心惶惶。
有司屹派出去的人的刻意引導和傳播,中洲和水澤洲已然將小皇帝不配為帝的事情傳開。
這還不算嚴重,由於宇文慶濤派出賑災的人沒有經驗,對水災後疾病預防不到位,瘟疫發生了。
首先發生瘟疫的地方是赤江附近的一個城鎮,因為赤江的反覆決堤,被派去賑災的官員得知這一訊息後並未上報,只讓地方官府組織了十幾個民間的大夫去救治。
可是,這次瘟疫的嚴重程度出乎大家的意料,就連公西月也沒有料到。
等她收到訊息時,瘟疫已快速地傳播開來,幾處地方已有上百人死亡。
公西月沒有再聽甘鴻德的話,她收到訊息的第二天上了朝。
雖然護國侯已有一段時間未上朝,但往日的威壓還在,小皇帝面對她時先怯了三分。再加上近段時間收到的奏報都是不好的訊息,他更是怕面對護國侯。
近段時間訊息不好的奏報並不是小皇帝派出賑災的官員報上來的,而是地方官員透過不同渠道呈報上來的,當然也是甘鴻德在背後操作的原因。
公西月第一次對宇文慶濤擺了臉色,話語中也沒有了以往的客氣。
“陛下,你不懂國事可以請教內閣的人,才多長的時間,朝政就給你攪得亂七八糟的,你這樣,怎麼配當一個皇帝。”
公西月這話說出來後,小皇帝臉色一白,護國侯這是什麼意思,終於要廢黜自己了嗎?
宋清華聽到這話後連忙出列,“護國侯,你膽子未免太大了,怎麼能對陛下這樣不敬?”
公西月將最近收集到的各地奏報挑了幾份出來一一念出。
“宋大人,你身為皇帝近臣,不僅沒有盡到輔佐皇帝的職責,還在一旁挑唆皇帝行混賬之事,致使朝政混亂,該當何罪?”
這幾份奏報比內閣收到的奏報情況還要嚴重,內閣幾人也站不住了,紛紛出列表示支援護國侯。
這段時間,皇帝置內閣於一邊,重用宋清華,將朝政弄得亂七八糟的,他們也有意見,只可惜沒有護國侯在,皇帝根本就不懼他們。
他們去護國侯府拜訪了幾次,只可惜每次都被擋在了外面。
內閣幾人表態後,馬上有一大批朝臣附議。
原本朝廷上的大臣多是內閣幾人和司屹提拔的,心裡都是支援護國侯的,只是近段時間護國侯沒有上朝,大家都沒有了主心骨,因此都緘默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