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設一個虛職,既給了他封賞,表明了朝廷的態度,又不影響其他人的利益。
“姬先生現在的生活起居由家族供應,過得甚為簡樸清貧。
他妻子早亡,只有一個獨女,早已嫁為人婦,一大家子過的日子也甚是貧寒。
你們不知道,我知道這些訊息時羞愧得想鑽地洞。
姬先生還有姬家作後盾,那些沒有家族背景的人又該如何自處?這會讓許多有才能的人不得施展他們的才能。”
公西月這番話有情有感、有理有據,讓人無法反駁。
就算對這類事情不以為然的承國公、中原王和申元國三人,他們也找不到理由說護國侯的這項提議不對。
特別是範祖松更有感慨。
他是平民出身,從小吏做起,深知有才能但沒人提攜幫襯是如何的艱難。
公西月其實想成立各類研究所,不僅給這些院士們發俸祿,還提供給他們研究費用。但她也知道事情不可以一蹴而就。
那麼,就先給這類特殊人才一些關照,引起大家的重視。
承國公道:
“如果這項提議透過,以後會不會出現亂像,根本沒有功勞的人也被評為了院士?”
公西月道:
“國公爺說的這種情況也不能保證就沒有,因此我們更要嚴格控制評選的過程,儘量避免這類不公正的事情發生。但不能因為擔心不公正就不實施一項政策。”
公西月提的增設“院士”職位的提議並不影響其他人的利益,反而使他們有了更多的權力,不管出於哪種心思,大家透過了這項提議。
提議透過後,公西月就提了將姬德平評為正四品院士,具體評定事項自然由吏部實行。
原本院士的評定沒有一個具體標準,這是第一個院士的評定,吏部自然會小心謹慎。
公西月提出將姬德平評為正四品院士也是經過考量的。
如果評得太高,以後有再大功勞者又該如何評定?
如果評為院士裡最低等的五品院士,那要是功勞比姬德平低的人豈不是沒了機會?
反正院士的評定也不是終身制,以後有了更大的功勞還可以再往上升。
……
幾天後,由內閣簽發的關於增設“院士”一職的公告傳遍了天下。
為什麼不是皇帝頒發的聖旨,而是內閣簽發的公告?這也是公西月思量後的有意為之。
公西月現在在有意無意地降低皇上的影響力,一旦她登上高位時反對的力量才不會那麼多。
原本這些有利於國、有利於民的措施都是公西月提出來的,但如果不特意宣揚,百姓並不知道,他們只知道是朝廷。
如果這些措施均由小皇帝的聖旨頒發,那就會令百姓對小皇帝感恩戴德,以後自己登上高位難免會被認為是亂臣賊子。
但公西月並不想在這個時候將自己的功績傳得天下人盡知,如今還不是時候。
那就只能儘量降低小皇帝的影響力。
所以以後這類政策都由內閣簽發,需要背鍋的時候才讓皇帝出面。
公西月的這種心思也不知道內閣其他幾人是否清楚,反正她輕描淡寫地說出“這個不算什麼重大舉措,就以內閣的名義簽發吧。”這句話時,沒人置疑。
喜歡重生之病驕女帝請大家收藏:()重生之病驕女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