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國公和耿建光又一前一後來到了樞密院。
“姜大人,今天朝會上皇上仍然沒同意支援,我看他的意思還是想議和,而且有官員提議程將軍為統帥被皇上當場削了官職。”
“耿大人。”
公西月直視著他,“你先不要顧及我,只說你真正的想法,你認為這仗該打還是不該打?”
耿建光道:
“這個問題我也想了好幾天,假若鐵木國真的只是要一點糧食和布帛,倒也不是不能議和,畢竟戰爭還是勞財傷命的。
但目前看其架勢,怕不是一點糧食和布帛可以解決的,他們明顯是衝著佔領大宇朝的土地而來,這樣就不可忍了。”
“既然如此,耿大人就去做你認為該做的事,至於元華任統帥的事情我會搞定。
軍情緊急,萬望耿大人多上些心。”
耿建光只能應下。
三人又商量了一會兒事情,公西月將承國公單獨留了下來。
公西月替承國公倒了一杯茶。
“承國公,你也看到了,宇文煌越來越不像話,這樣下去大宇朝會出大亂子的,你也不想這樣吧?”
承國公喝了口茶,他自然不想這樣。
“姜大人是什麼意思?”
公西月不急不徐地說道:
“你現在就開始物色人選,等這場戰爭結束後我們就扶他上位。”
聽完這話承國公心中一震:
“會不會太倉促了些?”
原本這是他們議定的計劃,只是沒有這麼早實行。
“這場戰爭結束後元華的人氣會達到一個高度,屆時他手上又有兵權,有他支援事情會容易許多。
不過,申元國和耿建光就需要你出面了。”
申元國和中原王是早有聯盟的,私下和程元華也有接觸,但承國公並不知情。
承國公對宇文煌也很失望,他仔細想了想:
“好,我現在就開始物色人選。”
公西月又叮囑道:
“只是要做得隱蔽些,千萬不要讓宇文煌提前覺察了,到時元華他們在外面打仗,不一定顧得上來。”
承國公自然知道此事的重要性,他點了點頭。
公西月想了很久,只有過繼一個兒子在宇文煌名下,各方勢力再一起擁護他登基才不會動亂,否則任何一方勢力登基都會引起戰爭。
要說目前,最想當皇帝的只有中原王,因此,公西月先讓程元華找了中原王,和他結了盟。
後來,司屹和公西月定了親,中原王就將念頭暫時歇了。
至於申元國和史光志應該心中也有想法,但他們也深知他們勢力不夠,如果戰亂起來他們或許還有些機會,但如果擁護宇文煌的兒子登基他們也只有先順從。
……
……
兩天後的朝會上,首領太監兼掌印太監劉公公宣讀了一份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