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煌年少時就和鐵木國人交戰過,知道他們騎兵的厲害,只不過那個時候的鐵木國人少,包括老弱病殘也不過十萬之數,因此也沒太將他們放在眼裡。
看完軍報,宇文煌隨手放在一旁,“卞將軍的話是不是有水分?鐵木國何時有這麼多的人了?”
關於這個問題,昨天耿建光他們也提出過疑問,不過公西月回答鐵木國如今確實有這麼多兵士。
鐵木國是一個多部落的國家,有些部落喜好和平,有些部落喜好戰爭。
在大宇朝成立的這幾年,鐵木國喜好戰爭的陀妥部征服了其它幾個部落,俘獲了幾個部落之人,並將精壯男人編入了軍隊,成為了鐵木國最大的部落,然後又聯合其他部落進攻大宇國。
耿建光將這一番話拿出來說了。
宇文煌臉上神色不定,“大家議議,要不要派軍支援?”
然後他第一個點了沈宗慶的名。
沈宗慶也是武將出身,曾經跟在公西月麾下多年,大大小小打過幾百場仗,雖說沒有程元華厲害,但也不是普通人能比。
他在腦中想了一下北部的地圖,假若鐵木國真的有十五萬騎兵入侵,邊關的十萬守軍是抵擋不住的,那他們經過荒無人煙的西胡洲,很快就能直逼中原。
但朝庭如今的兵力也不足,能派哪裡的軍隊增援呢?
而且,這一仗根本沒有贏的把握,自己這些年養尊處優的日子過慣了,也不想再領兵打仗,皇帝要是派自己出戰怎麼辦?
“陛下,如今我朝兵力不足,除了邊防軍,其餘均分佈在各洲縣守衛,如果要支援的話,派哪裡的軍隊?”
大宇朝建立前,是多年的混戰,因此導致大宇朝建國初期只有65萬人的總軍隊,這還是收編了鞏宗成、中原王、江南王的全部兵力後的數字。
扣除護衛宇文煌及皇宮的安全的宇林軍和世家、豪強的家兵團練,軍隊總人數不到55萬。
而後幾年,朝庭經濟並無明顯好轉,因此宇文煌也從未想過要擴軍,軍隊總人數就維持在建國初期的水平。
撇開私心不說,沈宗慶的這話倒也不算一點道理都沒有。
可是,經過昨天公西月的那一番分析,耿建光心中有了一些底氣,他問沈宗慶道:
“假若不派兵支援,威遠候想過後果沒有?”
沈宗慶避開了他的質問,只是對著宇文煌道:
“陛下,鐵木國入侵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糧食、布匹這些,不如我們派人去和他們議和吧!”
沈宗慶這話出來後,朝庭竟然有不少官員附和。
宇文煌也不想打仗,可他也不想後人說他是個懦戰的君王,因此他陰沉著臉不發一言。
承國公在心裡感嘆,皇帝竟然真的不想打仗。
假若沒有昨天公西月和程元華的那一番分析,承國公也會同意議和,可他知道鐵木國這次是來者不善,目的不光是為了錢財,自然就不會同意議和了。
沈宗慶現在說的議和是他以為鐵木國只是為了錢財入侵,他不知道紅毛國在另一路進攻,但現在山彤洲並沒有送呈軍報,便也不好現在就說。
因此,當宇文煌問他的意見時,承國公只道:
“就算要議和,也不能一仗都不打就議和,那他們會以為我們好欺負,會獅子大開口。
我們得先和他們好好打一仗,將他們打敗了,才好說後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