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煌遭到了各方面的圍攻。
首先找他哭訴的是他的姐姐長公主宇文倩。
宇文倩的兒子出門時被人打傷。
雖然不是重傷,但對從小嬌養著長大的人來說就很嚴重,特別是宇文倩又只有這一個兒子,平時看得比眼珠子還重。
宇文煌沒有子女,對這個和自己有血緣關係的外甥還是有幾分喜歡的,見此大怒,下令派軍隊去剿滅這些流匪。
可是,兵部尚書耿建光告假了,原因是他的府邸被人圍攻,他根本出不來。
再接著,承國公也沒來上朝,打發人去承國公府看,也被流民圍攻了。
然後,岑公公和吳三元也在他面前哭訴,說家裡的府邸被流民圍攻了,家裡人膽戰心驚。
再後來,連武功還不錯的沈宗慶也出不了門了……
每天上朝面對的就是戰戰兢兢的朝臣們,生怕哪一天他們的府邸也被圍困、他們的生命安全遭到威脅……
沈千紅給宇文煌獻計,耿建光出不來調不了兵、宇林軍的軍隊又要守衛皇宮,那就先讓中原城主公冶勝帶領他手下的兵士清剿。
地方上的軍隊掌握在督臺手中,其他城的城主是沒有軍隊的,但中洲的洲府府衙設在洛府的洛川,因此中原城城主才下設了五千的軍士衛護中原城。
這個時候外面那麼亂,無論是宇文煌還是沈千紅,都不敢調動宇林軍的軍隊去清剿流民的。
這也是公西月料中的一點,其實只要宇文煌膽子大一點,將宇林軍的人調個二、三萬人出來,就可以平息動亂。
只可惜,他膽子太小,只想著他自己的生命安全,宇林軍的人一個都沒有調動。
可是派遣的太監根本進不了中原城城主府,被流民裡外幾層包圍著。
……
每天被朝臣們奏請賑災,可戶部尚書卻說國庫無糧無錢,宇文煌正在焦頭爛額之際,有一個臣子獻計,說上次南鄭府地動是先皇后的弟子平息的,不如這次也讓她出面平息。
雖然很恨公西月,可此時的宇文煌也無計可施。
平時能出主意的幾個重臣都不能來上朝,現在朝上矗在最前面的是吏部尚書魏廣田和都察御史孫文桓。
可這兩個人都是鐵面判官般的人,除了每天上奏讓他賑災外不會說多餘的話。
宇文煌無法,只能同意這個辦法。
可是問題又來了,讓誰去做說客?總不能直接下道聖旨讓她去賑災吧?那就真的是天大的笑話了。
她無品無級、又不是朝庭官員,只掛了個先皇后弟子的名,不給她人、錢、糧,空口白牙地讓她賑災,傳出去給那些流民知道了事情會鬧得更大。
獻計的臣子說:“賑災原本就是戶部的事情,不如讓戶部尚書去做說客?”
新任戶部尚書可是見識過公西月的厲害,那天短短几句話就堵得承國公啞口無言,而且她明顯是有著目的的,且這個目的還不容易實現,他可不想去觸碰這個黴頭。
“下官才疏學淺、資歷有限,擔負不起這樣大的責任。我記得魏尚書和永寧伯是親家來著,而且魏尚書人品高潔、能力出眾,不如就讓他出面去說?”
魏廣田看了他一眼,倒是沒有說不願意的話,只是出列道:
“下官願意去遊說,可是對方肯定會提條件,下官不一定能完成這個任務,而且,下官一人前往也不合適。”
如今外面災民越來越多,而朝庭又根本沒想過出面賑災,要是有人能平息了這場災難,哪怕是再苛刻的條件,魏廣田也願意一試。
另一個朝臣站了出來,“上次南鄭府賑災她不就沒有提任何條件嗎?怎麼現在要提條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