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後
公西月看著細辛從江南城傳回來的信,說作坊已經建立起來了,姬景華已製造出幾套蒸汽裝置,姬廣會也教會了作坊的學徒如何製作曲轅犁。
她和柳嬤嬤一起定了作坊負責人,又如公西月交待的那樣不為賺錢,只以成本的價格將曲轅犁推廣。
因江南本就富庶,對新鮮事務的接受度也高,曲轅犁很快就被大家所接受。
看完信後,公西月還是挺欣慰的。
雖然目前只在江南城推廣,但歷來江南城就是糧食等作物的主要產地之一,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細辛在信中還彙報了各家鋪子的情況以及帳目核查情況,公西月見沒有什麼大問題只略微看過就丟到一邊。
除了江南城,還有武陽府、南鄭府、安閤府和興安府也都是糧食的重要產地,如果能將曲轅犁推廣到這幾個地方,才算真正應用開了。
可是,姜家在這幾個地方都沒有名望,要想以姜家的名義推廣不太可能,最好的辦法就是由官府出面推廣。
公西月在思量著下一步應該如何做,卻不知道她的名字在江南城已經傳開。
因江南城歷來富庶,又和海外貿易來往多,稀奇玩意兒也多,江南城的老百姓也比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多幾分見識。
他們見了曲轅犁這樣的新鮮物件原本以為價格很貴,沒想到卻很便宜,因為姜家小姐說了她製作出這些曲轅犁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想讓更多的老百姓得益。
這些話自然不是公西月吩咐他們說的,而是柳嬤嬤和細辛安排人說的。
公西月推廣曲轅犁的本意確實是發展農力,沒想著賺錢。但柳嬤嬤和細辛卻覺得不賺錢可以,但小姐的一番好心也要讓人知道。
老百姓有時是最單純的人,他們確實得了利,因此對給他們施利的永寧伯府姜小姐自然是多加傳誦。
一時間,姜平樂在江南城的名聲幾乎可以和桑娘娘比美,傳遍了江南城。
桑娘娘是再前朝時的一位女子,她教會百姓種植桑樹、養蠶,使得絲綢成為了江南城的主要產業之一,如今江南城還有桑娘娘的廟宇。
……
這一天,司屹又來永寧伯府見公西月。
自從上次姜超凡成親當日司屹送來西洋鏡後,他便時不時來一趟,有時只見公西月,有時卻是先拜見姜紀良。
每次來他都不空手,有時是很貴重的禮物,有時是剛出爐的點心……
有一次,姜紀良暗示司屹,你要是對我女兒有意思,就請人上門來說親,這樣時不時上門來見一面算什麼?
哪知道司屹坦然地說道:“只要姜平樂同意,他立馬就讓人上門來提親。”
姜紀良想著那氣勢比自己還足的女兒,不敢隨意替她答應。
這一年多時間,姜紀良在一旁看著,自己這個女兒怕不是池中魚,不說那個鎮國大將軍對她俯首從之,就連司屹對她也是百般討好。
可是自己那個女兒,心思完全沒在這上面,竟然和姬家制造出了曲轅犁,還不賺錢地大力推廣。
對於這事,商人出身的永寧伯雖不贊同,但也沒反對,雖然不賺錢,但是賺了名聲,而且也是積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