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和細辛叫了熱水,替公西月洗漱。
“你等會叫上柳三和宋、李兩位鏢師,我們出去逛逛。”
細辛應下。
公西月沒有作男裝打扮,卻也沒有如一般閨閣小姐般滿頭釵簪,她只將頭髮在頭上紮了個楸,隨意插了朵珠花。
姜平樂今年14歲,因從小病弱,個子比一般人長得嬌小,看著十二、三歲的的樣子。如今這般裝扮倒也無甚不妥之處。
公西月帶著三七幾人出了客棧。
她問柳三道:“你以前出來過,外面的景況如何?都如江南城這般繁華嗎?”
雖然是這般詢問,但公西月心裡知道必定不會。
江南歷朝歷代都是聞風而降,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的戰爭,因此經濟才這樣繁榮,其他地方千瘡百孔,一切從頭開始,經濟不可能復甦得這樣快。
柳三回答道:“小姐,奴去過的地方不算太多,但只有江南城最繁華,就連中原城看著氣派,也沒有江南城有底蘊。”
“哦,怎麼說?”
柳三說道:“小姐在中原城也有鋪子,收益看著很好,與江南城不相上下,但那只是因為小姐的店鋪做的是高階生意,其他人家做平民百姓生意的店鋪收益卻是不如在江南城的店鋪了。”
公西月前世學的是治國大策,對於經商這些細節之事倒是從來沒有過研究,如今聽柳三這樣一說倒也來了些興趣。
“照你這樣說,是因為中原城的老百姓沒有江南城的老百姓富裕?”
柳三心想,小姐以前身體贏弱不管事情,沒想到還挺聰慧的,只聽自己一句話就明白了其中的關鍵所在。
“正是這樣。中原城多王族、公候、高官人家,他們自然是極富裕的,因此做高階生意的店鋪自然收益不會差。但平民百姓多數是這幾年才有了些積蓄,自然不如江南城的百姓歷年的積蓄。”
公西月默默地想了一會兒,“柳三,你們是不是都不喜歡戰爭?”
柳三躬身道:“那是自然,像奴這樣的人總是希望天下太太平平的,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能全家吃飽肚子,奴就覺得很幸福。
當然,能多賺幾個錢,讓兒女念上書那就是幾輩子的福分。”
其實柳三的日子過得比普通的平民百姓還好。
他雖然是奴僕,但因他父母替姜平樂管著田莊、土地、店鋪的生意,每年有分紅,他從小也衣食無憂,雖然沒上過學,但也請人教著認了字。
像他這樣的人都不喜歡戰爭的。
公西月心想:果然老百姓的想法都是一樣的。
前世時她也問過普通老百姓,大家的心願無非如此。就連那些征戰計程車兵都想早日結束戰亂,早早與家人團聚。
公西月卻也不是多愁善感之人,她將那些家國天下的心思拋開,話題轉回到生意之道上。
“如果照你這樣說,中原城那些做平民百姓生意的店鋪收益不是很好,那為什麼他們不改做高階生意呢?”
柳三道:“奴雖然沒當過掌櫃,但也聽那些掌櫃們提過,任何生意都不能失了平衡二字,至於這個平衡怎麼把握就不是奴所能知曉的了。”
公西月若有所思。
“這位小姐,讓在下來為你解說一下生意之道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