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洗禮,連諸聖主來了都吃不消,絕對會被活活化成太陰氣,成為粉末。
這種溫度太低了,輕輕一震,可以冰封十萬裡,無法阻其蔓延,無論在那裡,都將會成為一片不毛之地,生機俱滅。
王明努力讓自己靜心,藉助九色火絲對抗太陰之力,觀摩吊墜內的那道烙印,認真參悟。
雖然早有預感,但真正證實內蘊太陰古經,他還是一陣激動,這是人族兩大母經之一,連古之仙王證道前觀其都大有裨益。
只是,這依然是一本殘經,並非無缺,有道宮卷,也有仙台卷,少了三卷,且無太陰秘術。
當然,只要有仙台卷就足夠了,輪海、道宮、四極、化龍他已經修成,都是最強古經。
而今,太陰與太陽齊聚,共匯仙台,正好可以陰陽相濟,演化傳說中的無上仙台術!
當然,這是一種心中的奢望,自古誰能讓這兩大對立的古經合一?連太古的聖人都將自己煉瘋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太陰太陽,孰弱孰強,陰陽共濟,天下稱仙王。”
這段如魔咒一樣的古語,始終在王明耳畔迴響,咒音是來自彎月吊墜中,讓其難以平靜。
自古證道多磨難,無法行進,除了有大毅力與大智慧外,還要有無上大氣運,僅光有古經是不行的。
例如,不朽的神朝,長存於世間的聖地,皆有古經,可是除卻開創者外,後世從未有人證道。
一條道路,像是無法走上兩遍一樣,前人成道,堵死後人,再無希望。
而太陰與太陽卻如此特別,有共修至圓滿就可證道的傳說,只要修成這兩部古經,就能得道。
其他古經,縱然修至大圓滿,也不見得能邁出祖先的那一步,只能是一個堪比準仙王的存在而已。
“太陰與太陽共濟,同行至圓滿,就可稱仙王,真是驚人,難怪那尊太古聖人冒死逆天而行,
將自己練瘋了,成為了人魔。”
時間如逝水,一去不復返,虛空無紀元,王明如一尊塵封的化石,靜坐漆黑的宇宙中,一動不動,默默參悟。
在其旁邊,青衣老人抱著石棺像是一尊石雕一樣,很難說清他是一種身麼狀態。說是化道了,但還存在,並沒有完全朽滅,說是還活著,但卻失去了自我意識。
至於那口石棺,已經閉合,再無一縷氣機發出,不然這麼近的距離內,王明根本不可能安然打坐。
在這黑暗的宇宙中,歲月最不值錢,太陰霧靄繚繞,王明已經半年沒有動彈一下了,一直在參悟。
當初,他修煉太陽真經也沒有耗掉這麼長的時間,三個月而出關,可如今半年過去了,他卻始終皺著眉頭。
仙台卷的太陰古經,非常的深奧,需要以一顆明淨無暇的道心去悟,需要強大的神識為根基,在其上築仙台。
這一切他都有,本應事半功倍才對,然而卻遇到了極大的麻煩,不僅進度緩慢,還幾次差點煉廢己身。
他修有太陽真經,而今在煉對立的太陰聖力,兩者嚴重相沖,根本無法融合,幾乎差點讓他的仙台碎裂。
什麼陰陽共濟,什麼兩儀相生,都不可能實現,有的只是衝突,還有自毀。
“噗”
又過了半個月,王明張口吐了一大口鮮血,太陰與太陽相沖,讓他的仙台都受到了震動,眉心裂開一道恐怖的血痕,很是嚇人。
“太陰,太陽,如何共行?!”
王明琢磨,動用了所有手段,他並不是過於自傲,不是認為比那尊太古聖人強,而是因為他有倚仗。
他來自星空的另一端,見過太極,雖非修行之法,但卻給了他無限啟迪,也許是解決太陰與太陽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在嘗試。而且他曾經在三十三天差點成為仙王!
可是,即便如此,他也遭受了創傷,兩種截然相反的力道讓他的仙台幾乎要粉碎,成為一片混沌。
王明鍥而不捨,默默思量,盤坐漆黑的宇宙中,又以一次開始悟道。
“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造化萬物。人生之理,以陰陽二氣長養百骸,一身之內,莫不合陰陽之理。我當從此入手。”
“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王明自語,用心體悟,在體內運轉太陰古經,又一次開始嘗試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