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掃了眾人一眼,說道:“你們這樣七嘴八舌、自顧自的說著問題,就算是我能夠聽得清楚,並能夠給你們剖析講解,你們不一定就能夠聽的清楚吧?”
在場的醫生們回想起剛才的那一幕,臉上不由自主的都湧現出了一抹羞愧的表情來。
王明笑了笑,繼續說道:“這樣吧,你們先下去,用紙條將自己的問題寫好交給我。等我看過了之後,再來一一的給你們作答。怎麼樣,這樣可好?”
“好,好……”在場的醫生們連連點頭,半個‘不’字都不敢說。旋即,他們相繼離開了,返回了各自的診室,找來筆紙,將困擾自己多時的那些問題,一一寫在了紙上,交到了王明的手裡。
王明將這些交上來的問題都給看了一遍,將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問題給剔除了之後,對這些候在診室裡面,眼巴巴望著他的醫生們說道:“你們提出的這些問題,我都能夠一一作答。這樣吧,我們就到門診大廳裡講。這裡的空間夠大,你們也不必在走廊裡擠得像是沙丁魚罐頭一般。另外,一旦有病人前來就診,也能夠及時的為他們診治。”
醫生們自然是沒有意見的,在連連點頭的同時,也趕緊是返回自己的診室搬出座椅,以便能夠在門診大廳裡面,佔據到一個相對較好的位置。
當然,除了搬來座椅之外,每個人的手上都還拽著記錄用的筆紙。甚至還有人將手機給拿了出來,準備充當錄音機用,將王明的講解全部錄下來。誰都知道,王明在醫道上面的造詣有多高。誰都不願意錯過王明講解的內容。哪怕只是錯過了一丁點兒的內容,也會讓他們萬分後悔的。
準備工作很快就完成了,而王明也搬來了一張座椅,坐在門診大廳裡面。一手拽著眾人交上來的問題卷,一手捧著香飄四溢的龍井茶。開始用抑揚頓挫的話語,以深入淺出的方法,一一剖析講解起了眾人提出的這些問題來。
於是,今天前來醫院就診的病人們,就都看到了一副奇怪的場景:在偌大的門診大廳裡面,坐滿了醫生。每個人的手裡都還捧著筆記本。都在埋頭奮筆疾書,為的就是能夠將坐在最中央的那人講的話給記錄下來。
有人看的傻眼了,滿心驚訝與疑惑的猜測道:“這算是怎麼一回事啊?這些醫生是在開會嗎?就算是開會的話,也不該在這裡啊……”
也有人認出了坐在中央講話的那個人是王明,頓時就恍然大悟的說道:“原來是王教授在這裡講課呀?我說這些醫生怎麼會老老實實的坐在這裡,一個個聽得津津有味不說。還要用筆紙乃至是手機將他講述的內容都給記錄下來呢。”
在知道了醫院裡的這種反常離奇的情況,都是因為王明引起的後,這些前來看病的病人,在拿了藥之後,居然都不著急離開,而是站在一旁,饒有興趣的聽起了王明的講解來。
雖然他們中。都不是學醫的,但這並不妨礙他們能夠聽懂王明講解的這些醫學知識。因為,王明往往能夠用最為淺顯易懂的話語,將一些複雜的醫學問題,給講解的讓從來沒有學過醫的人,也能夠聽得懂。
很快,王明在醫院裡面講課的事情,就傳遍了臨近附屬醫院的整個京城中醫藥大學。甚至,就連其周邊的幾所院校也對此有所耳聞了。
醫學系的學生們,自然是在第一時間。就拋下了手頭的事情,趕了過來聽講。其他一些非醫療系的人,也紛紛是蜂擁而至,想要多瞭解、掌握一些醫療方面的知識,以防不時之需。
一時之間。附屬醫院裡裡外外,都被趕來聽講的人們給圍了個水洩不通。
這種反常的情況,甚至還驚動了京城中醫藥大學的高層。他們還以為,附屬醫院裡面是出現了什麼醫療事故,引得學生們前去鬧事了,驚得他們出了一身的冷汗。
最後,在許院長那裡得知是王明在醫院裡面講課後,他們這才長鬆了一口氣。但很快的,他們就又忙碌了起來,忙著打電話安排人手扛著攝影機趕往醫院,想要將王明講課的這一幕給拍攝下來,留作教學資料用。
王明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給醫院裡的醫生們剖析講解問題,居然也能夠惹出這樣大的陣仗來。這會兒,他就算是想要停止,前來旁聽的人們,也是不會答應的。故此,在苦笑之餘,他也就只能是繼續講解下去了…
足足耗費了兩個鐘頭的時間,直到快過十一點的時候,王明方才將醫院裡眾位醫生們提交上來的問題,一一的剖析解答完畢。
放下手中的那疊問卷,王明喝了口龍井香茗潤了潤嗓子,又掃了眼圍在附屬醫院內外的人們,直到他們將筆記做完了之後,方才開口問道:“誰還有問題嗎?趁著現在還有時間,有問題的就趕緊提吧。”
擁簇在附屬醫院內外的人們,本以為王明在講完了這些問題後就會宣佈此次的講座結束,這心裡面還有點兒戀戀不捨呢,卻沒有想到,王明非但沒有宣佈講座結束,反而還有要繼續講吓去的念頭。這對他們來說,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意外的驚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於是,生怕王明會突然改變主意的人們,爭先恐後的舉起了手,將自己的問題說了出來,期望著能夠獲得王明的解答。
“王教授,你能不能給我們講講先前在直隸爆發的那場新型瘟疫與普通瘟疫的區別及其變異的原因?”提出這個問題的,是一名京城中醫藥大學醫學院傳染病學的研究生,他正準備寫一遍有關新型瘟疫的論文,恰巧是遇到了王明講課,他又怎麼能夠不把握住機會呢?
“能不能夠給我們講解並演示一下《金針賦》裡面提到的那些針灸手法啊?拜託您了,王教授……”說這話的人。是幾位中醫系和針灸系的學生。因為種種原因,《金針賦》裡面記錄的針灸手法大多已經失傳。雖然後人根據收集到的種種資料,復原了失傳的這些針灸手法。但從臨床效果來看,卻遠沒有史料記載中的那麼好。剛才王明講解了《金針賦》裡的‘燒山火’和‘透天涼’兩個針灸手法,讓這些中醫系和針灸系的學生們看到了希望。所以他們才會迫不及待的提出這樣一個要求。
“王醫生,有什麼法子能夠沒有副作用的減肥美白嗎?或者是讓面板一直保持滑嫩嬌彈呢?順帶再給我們介紹幾個去黑眼圈的法子吧……”嚷嚷著讓王明提供美容秘訣的,是一群非醫學系的女生。相比起太過專業的醫學知識,她們更為關注、更想掌握的,還是這美容美膚方面的學問。
“王教授,你可有什麼法子能夠強腎健體嗎?是強腎不是強身喔。我有個朋友。身體有點兒虛,要麼不舉,要麼就是過早繳械投降……”一個身體發福、微微有點兒謝頂的中年男子欲蓋彌彰的詢問道。明眼人一眼就瞧出來了,那是他的朋友身體虛,分明就是他自己的身體虛嘛……
眾人提問的熱情,讓王明有點兒始料不及。他原本以為。提問題的應該就只有寥寥數人,卻沒有想到,竟是發展成了這種‘全民提問’的架勢來。
苦笑著搖了搖頭,王明只能是示意大夥暫且安靜下來,隨即故技重施,讓眾人用紙條將他們想提的問題都給寫在上面,交給他看了之後。再來一一作答。
這一次,王明又講了一個多小時,直到中午十二點半,手頭那疊厚厚的問卷方才是講了四分之一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