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上一次做任務的經驗,再加上這一次參與任務的人數多達十名……隱隱約約的,王明已經可以看到了自己恢復全盛時期的樣子了。
雲貴苗族自治縣西南方向,有一個名叫蘭斯鎮的少數民族聚居鎮,蘭斯鎮境內,最高海拔一千五百二十三米,最低海拔六百二十四米。全鎮一百五十八平方公里的面積,區分為十七個行政村九十二個村民組、一百二十一個自然村寨。
在蘭斯鎮,共有鎮民一萬八千餘人,人均收入六百八十元,適齡兒童兩千兩百餘人,鎮內十七個行政村當中還有多個村子沒有通電,鎮裡也沒有什麼主打的產業或者明確的發展方向,屬於典型的偏遠鎮、貧困鎮。
並且,整個蘭斯鎮的鎮民分佈十分疏散,多的幾十戶,少的一兩戶,散佈於蘭斯鎮境內的各個角落,過著男耕女織的貧苦生活。鎮裡的建築多為土屋,都是鎮民們相互幫著搭建起來的,誰也不不認為鎮裡除了鎮政府以及中小學校之外,還會出現第四幢水泥建築
除此之外,鎮裡頭只有一條政府出錢修的水泥路,也是蘭斯鎮出入的一條主幹道,除此之外,大多數村民回家,稍微遠一些的,甚至要在崎嶇的山路上走一兩個小時才能到家。
事實上,鎮裡頭的老百姓們雖然住的比較分散,但只要再以主幹道為基礎,再往兩旁修上兩條山路,村民們的出入困難也就會得到極大的緩解。
可話說回來了,修路要錢,在山裡頭修路那更要錢政府也沒錢,出錢修一條主幹道已經是極限了,還想再往山上修兩條分支出去的水泥路?除非菩薩顯靈,或者財神爺丟下大把的金銀珠寶。
這個想法在鎮民們得腦海當中深深的紮根,並且對此深信不疑,直到一個多月前,當三輛大卡車在一陣陣轟鳴聲中出現在蘭斯鎮後。村民們的想法才慢慢的得到了改變……
來到鎮裡頭的是幾個小女娃,帶著八個人高馬大的男人,帶著一條快有人高的巨犬!一看就知道是城裡來的有錢人
一開始的時候,鎮民們還在議論,這幾個水靈靈的城裡姑娘是不是腦子出問題了。放著城裡滋滋潤潤的生活不享受。好端端的開著四輛轎車不管是越野車、麵包車還是皮卡車,全是轎車)和三輛大卡車來到這窮鎮僻壤的蘭斯鎮不是找罪受麼?
但是很快,鎮民們就在一個據說是縣政府什麼官兒的講解下明白了,原來這五個女娃不是來這裡找罪受了。是來這裡給鎮裡修路了。
這一訊息傳到了鎮民的耳中,立刻就有上千個鎮民聚集到了大卡車前面的空地上,用好奇的目光看著那幾個和鎮下姑娘完全不一樣的,水靈靈的城裡姑娘,用無聲的凝視。質問著事情的真相……
起初,誰也不相信這世上會有這麼好的人,無端端的就跑到鎮裡來給他們修路,但是,那幾個女娃倒也是幹實事的人,也沒有多說什麼廢話,直接就讓隨行的男人開啟了那三輛大卡車的擋板……
我滴個乖乖,那是滿滿三大卡車的水泥、河沙和碎石頭啊一看到這些修路時必須要用到的材料,村民們這才相信了那個什麼縣政府當官兒的話。當即就有幾個村民提出要免費幫工,給鎮裡修路去。
於是,轟轟烈烈的修路場面就在蘭斯鎮上演了,第一批水泥、河沙、碎石運到蘭斯鎮後,接下去的幾天時間裡。大量的鋼筋、鏟子、錘子等修路時需要用到的東西也被源源不斷的運到了蘭斯鎮。
整個蘭斯鎮上千名青年、壯年、中年勞動力,全都參與到了修路大軍當中,原本預計要兩個多月時間才能修好的兩條直通大山深處的水泥路,居然在短短一個月內就正式完工了。
路通了。鎮民們進山出山的道路寬敞了。這一天,整個蘭斯鎮都陷入了狂歡的氣氛當中。也不知道是誰提出的意見,說是為了感謝那幾個城裡來的女娃為他們修路,要在鎮裡大擺筵席,並得到了鎮民們的極力支援。
於是,一張張桌子、一條條凳子,被男人們搬出了自家的屋子,源源不斷的送到蘭斯鎮小學的操場空地上,而女人們則留在各自的家中,拿出自家最好的東西,做出自己最擅長的菜餚,接著蓋上盤子,擱進籃子裡送到了操場擺到桌上……
整整八十桌的宴席,從早上七點多鐘開始準備,下午四點多鐘完工,鎮民們你拿出一個雞蛋,我貢獻一根黃瓜,一家一戶炒出一個拿手菜,整整八十桌的宴席,愣是沒有一桌的菜餚是完全重複的。
李曉婉還有跟隨來的幾個慈善基金會中的工作人員並沒有一天到晚都呆在蘭斯鎮,因為除了這蘭斯鎮之外,她們此次的行善地點還有七八個之多,所以,她們對鎮民們自發組織起來的宴席根本事先連一點訊息都沒聽到。
直到鎮民們全部準備完畢,蘭斯鎮的鎮長才撥通了李曉婉的電話號碼,只說是有事,卻又不肯說到底是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