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蒙恬早已進入不惑之年,可他現在很困惑,很憂愁,還有一絲煩亂與驚喜。
蒙氏祖籍齊境卻世代效力大秦,父祖兩代人的忠勇換來當下局面,容不得他有半點馬虎,一直兢兢業業至今。
蒙恬到現在還記得初見陛下的情景,同年生人的少年,一個是三代將門之後,另一個是急於掌權的大王。
蒙恬沒有辜負信任,大王也對蒙氏信任有加,以至於兄弟二人一個率領大秦銳士披荊斬棘,另一個隨駕同車而乘。
可這一切從前幾日變得越來越陌生,有人刺駕,死的卻是個典客,這該是衛尉負責廷尉審理的事件,結果因為陛下震怒大索全境,幾堆馬糞發現了,丞相怪郡守,郡守怪縣令,最後得出結論,賊來需打乃是應盡之責,周邊幾個村落不僅沒履行,甚至連個信兒都沒上報,與賊同罪,連坐!
然後縣令報郡守,郡守報丞相,李斯在陛下車輿呆了片刻,皇令就下了,同罪者誅!
村民被誅殺,瞎管的亭長鄉老縣令卻沒有一個人被問罪,一甲一盾都沒罰過,秦律不是這樣的!蒙恬這個將軍都清楚的律例,李斯這個昔日廷尉沒道理不知道!
為此蒙恬親自去見秦皇,想請陛下收回成命,結果兄弟二人一番跪求頂不上李斯的一句“陛下口含天憲言出即法”,老天爺,法家出身的傢伙都能說出這話,蒙恬不知道大秦怎麼了……
打仗的時候講究一而再,再而竭,一鼓作氣,很顯然,在勸諫的時候這辦法只會起到反效果,陛下震怒,拂袖而去。
渾渾噩噩離開行宮的時候,蒙恬看到了李斯的得意,趙高的嘲諷,以及同樣被趕出來的弟弟蒙毅眼中的不解,回到軍帳之後,他把事情的前前後後想了一遍,最終化作一聲嘆息:陛下再也不是大王了。
“來人!”
“蒙將軍!”
蒙恬來回踱了兩步,皺眉說道:“前幾天的刺殺到底怎麼回事,與我細細說來,我記得你們追出去了五百遊騎,為何最後大敗而歸?”
那名親衛臉色稍僵,朗聲道:“將軍,這不是您的職責,會讓廷尉與丞相不滿的。”
蒙恬眯著眼睛:“說得對,你下去吧。”
親衛抱拳而出,只留下蒙恬心頭漸漸發寒:這王衛之中連親兵都信不過了麼?
正在他扶額沉思的時候,帳門一掀帳內明暗一閃,終於驚醒了將軍,蒙恬抬頭看了看,問道:“你怎麼不去陪陛下?”
蒙毅苦澀的一笑:“此時此刻,陛下身邊只需李斯趙高相伴身邊。”
蒙恬沒有接這個話茬,在他看來,君是君臣是臣,此事全因李斯與趙高蠱惑而為,否則陛下不會做出如此不智之舉。
蒙毅見大哥不想說,只得掏出一樣東西說道:“兄長,我來時已經探聽清楚,你那遊騎失蹄全因此物,端是歹毒無比!”
蒙恬接過去一看,這東西也就半兩重,卻是生鐵鑄造而成,手藝粗糙的不忍直視,四個小枝叉分別指向不同方向,看的他一頭霧水:“此乃何物?”
蒙毅回道:“我也不知,兄長不妨拋灑一下看看。”
蒙恬隨意的一撒手,鐵疙瘩噹啷一聲掉落在地,三個分枝牢牢抓地,卻有一枝倔強的指向天空,蒙恬心頭一顫,不待弟弟再說便把鐵疙瘩重新握於掌心,這次他丟擲的同時目不轉睛盯著觀看,只見那物翻滾一陣又是三枝抓地一枝沖天。
這下可把蒙恬的興趣調集起來了,他拿手撥拉了一會兒,發現其中四枝只能有三個鐵楞著地,而剩下那個穩穩的衝著上面。
“妙!妙!那賊人便是憑藉此物傷我遊騎擺脫追擊的?”
“是,來者早有準備,戰馬賓士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