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期你瘋了?這是讓我們撇下你就走麼?”
“聽我的沒錯,人多反而礙手礙腳的,哦對了,龍且,回山之後必須每日搓按項伯父下肢,否則時日長了,他的雙腿會更加萎縮,那就不止能否站起來的問題了,重者危及性命。
最好每日架著他到處走走,哪怕不能獨自站立,也要習慣雙腿著地的感覺,還有就是勤換鋪蓋。”
“為什麼?”
“讓你做你就做,哪兒那麼多廢話,這事兒就交給你跟鍾離眛了。”
“老夫也想知道為什麼……”
圍成一圈的少年頓時被嚇了一跳,虞周的臉色有點不自然:“公乘先生什麼時候來的?!”
“從你說拐我上山的時候。”
虞周練劍的方式多來自鯉魚背,也就是說是以定力和輕身功夫打下的根基,自從下山來他還是比較自信的,結果這位當醫生的身手居然高到如此地步!一圈人一個發現的都沒有,被聽了個完完整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先生,偷聽人說話可不是君子所行。”
“對別人心懷不軌也不是君子所為啊,再者說了,我是醫者又不是君子,說說看,你打算怎麼拐我?”
在人家已經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還能怎麼拐?
虞周乾脆堂堂正正擺開了說:“先生是否想過著書立說?”
“老夫剛過而立之年,並未有此想法,怎麼,這也有關?”
“那先生以為學問的精進來源何處。”
“自然是習前人所學再加平日的積累。”
“我倒覺得還有一條途徑,那便是相互印證。
比如您擅長把脈而恩師多習金針,如果互通有無那麼家師下針更加精準,而您也能將脈絡一學鑽研的愈發通透。
這還只是兩人之力,如果醫者更多呢?比如再多個專習藥理的醫師,金針湯藥齊下,那效應豈不更快?
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匯眾人之力醫難治頑疾,如此便是會診。”
公乘冷哼一聲:“說得好聽,各家所學都是不傳之秘,如何能保證大家都肯坦言相授?
再者說了,天下醫者何其少,如果都像你說的那樣幾人共醫一患,如何解救更多百姓?
你這也是有私心的吧?集幾人之力共治你的長輩,你有沒有想過會有多少病患得不到醫治而亡?”
衛涵納悶道:“你不是說自己不是君子麼?”
“那公乘也不是自私小人!”
喜歡千秋月落別楚將請大家收藏:()千秋月落別楚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