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如所言。“恆嶽內門一弟子應和道,“玄道宗諸位道友初來乍到,此等雜務,理當由我等操持。“眾人紛紛附議,竟無人反對。
玄道宗眾人心存猶疑,柳姓男子正欲以客居為由推辭,忽見末座那中年男子輕咳一聲,聲雖輕微,卻如暮鼓晨鐘。柳姓男子神色微變,隨即頷首道:“既如此,有勞諸位師兄了。“
王卓嘴角噙著一抹莫測笑意,轉身朝王林方向高聲道:“王林師弟,千足蜈蚣性烈,餵食一事兇險異常,非你莫屬。切記小心謹慎,莫要讓此獠傷了性命!“
語畢,眾目睽睽之下,所有玄道宗弟子目光齊刷刷投向王林。只見王林默然端坐階前,神態自如,然觀者皆從眾人神情中領悟玄機——王林必是開罪於王卓,方有此遭!
一弟子低聲道:“此子平日看似平庸,今日看來,倒是有幾分骨氣。“
另一人冷哼:“骨氣?不過是個痴人罷了。“
眾人心照不宣,皆知其中必有隱情。
是時,恆嶽內門弟子中,有嘲謔之聲起:“適才吾猶疑王卓所指何人,今乃知乃王林師弟也!“
“誠然,“旁有一人冷笑道,“此子資質平平,修煉已然虛耗時日,參與交流更無望。喂飼此獠,正合其才。“
又有一人嗤道:“此等粗鄙之事,除卻王林此等廢物,尚有誰人堪任?王師弟當好自為之,莫辱沒了恆嶽派名聲才是。“
眾口鑠金,嗤笑之聲不絕於耳。玄道宗諸弟子目睹此景,方恍然大悟——王林非但得罪王卓,更因天資駑鈍,遭同門輕賤。此等事在修真界尋常可見,眾人亦不以為異,只在心中將王林歸入“廢物“之流。
周姓女子蹙眉,瞥向王卓,眼中隱含厭惡。輕聲對王林道:“王師弟,若非吾至此,彼亦不會故意針對於汝。然...“言至此,似有千言萬語,終化作一聲嘆息。
王林但搖其首。夫王卓之齕齟,非一日之寒也。自初見至今,常以譏誚為樂。門中諸弟子亦因流言,謂其以自戕入派、夤緣攀附長老,鹹輕賤之。
尤可嘆者,王林僅得凝氣三層,於諸同門中實屬末流。修真界以力為尊,彼等傲睨之態,王林豈會不知?然視那地上猙獰千足蜈蚣,徒付一笑,置若罔聞。
俄頃,王卓遣數弟子引玄道宗諸人往客房安歇。那水靈根柳姓男子臨行,顧王林而言曰:“聞王師弟之名,此獸野性難馴,侍飼之際,務宜遠避,慎勿近身,恐為其害。“
王卓陰惻惻睨王林數眼,置若罔聞。未幾,大殿之外,人蹤皆杳。唯餘王林獨立階前,靜觀白雲蒼狗。
周氏女蹙眉,復與王林數語,乃起身離去。
王林獨對空庭,悵然久之。繼而徐步趨近千足蜈蚣,行至十丈之遙,戛然止步。凝眸審視,但見——
此獸誠龐然大物也!周身環紋密佈,每環生一足,駢列如鋸齒,黑光凜凜,森然若刃。竹節狀身軀,隱現墨斑,幽邃莫測。尤駭人者,頭生雙螯如巨鉗,森然外張,令人望而卻步。
最奇者,其首具赤須二,若血染珊瑚,無風自動,蜿蜒如蛇,左右搖曳,隱然有靈。
忽焉,此獸啟目。一雙寒眸如冰似鐵,直射王林。但覺一股徹骨寒意,挾腥風撲面而至,王林膚慄骨悚,如墮冰窟。然面上不動聲色,神態如常。
王林頓覺身寒徹骨,然須臾間體內靈氣流轉,如春水化冰,輕而易舉化解寒意。那千足蜈蚣見狀,雙目倏然圓睜,竟露幾分驚異之色,深深地瞥了王林一眼,復又閉目,似在思忖,不再理會。
王林見此,嘴角微揚,眼中閃過一絲興味:“此獸不愧為靈物,竟生人般表情。“言罷,步履輕快離去,信步山間遊賞。
少傾,但聞林間簌簌,王林手持幾隻活蹦亂跳的小獸,神識探查之間,取之若探囊取物。行至半途,正遇玄道宗數名弟子,皆有恆嶽內門師兄相攜。彼等正談笑風生,為異鄉客講述門中軼事。
忽見王林手中小獸,諸弟子驚呼:“師弟好興致!“有那好事者甚至拍手大笑。玄道宗諸生聞聲側目,見王林瀟灑之態,不禁竊竊私語。有識者低語:“彼便是今晨被王卓刁難之人。“眾人聞言,皆以異樣目光視之。
玄道宗中,有一女弟子,生得冰肌玉骨,嬌容似水,笑靨盈盈。只見其掩口輕笑道:“這位師弟,此等小獸,怎入得千足蜈蚣法眼?依我之見,須得尋條粗壯長蟲方好,方能博得此獸垂青。“
話音方落,一內門弟子立刻附和道:“歐陽師妹有所不知,此乃王林師弟。當年他根本不具修真資質,諸般測試皆未過關,乃至於糾纏不休。師伯們念其可憐,才勉強收為記名弟子。“
此言一出,王林目光微凝。觀其人,赫然是後山曾與王卓一同嘲弄自己的孫浩。
玄道宗眾人聞言,皆顯惑然:“既為記名弟子,緣何著紅衣如內門弟子?“
孫浩聞言,嘴角噙著一抹冷笑,提高聲音道:“非是正式弟子又如何?此子不知使了何等下作手段,竟博得某師叔青眼,僥倖轉為內門。然則——“說到此處,語調陡轉嘲諷,“縱得此身份,以他那三寸丁的天資,終此一生也不過是恆嶽派笑柄耳!“言罷,放聲大笑,引得玄道宗眾人側目。
王林漠然睇眾人一眼,淡笑不語,倏爾轉身疾行。俄頃,已返至千足蜈蚣之側,振袖一揮,將籠中小獸擲於地。
那二獸甫近蜈蚣,霎時伏地顫抖,惶惶如篩糠。蜈蚣雙目微啟,瞥都不瞥,徑自張口,吐出一縷幽黑毒氣。那氣如遊蛇般纏上二獸,只聞“滋滋“聲響,腥臭四溢。
轉瞬之間,二獸已成灘血水。蜈蚣巨口一張,腥風捲過,血水竟凝作一道血柱,被其盡數吞入。殘肢斷爪零落一地,觸目驚心。
王林凝神觀之,不覺退後數步,目露精光。心中默唸:“凡蜈蚣皆具劇毒,此毒乃天生利器。餘幼時嘗閱典籍,雲蜈蚣毒性,實與軀體大小攸關——體軀愈巨,則毒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