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神色不動,徐徐問道:“需多少?“
王浩略作躊躇,答曰:“起碼二百張。“
“二百?“王林眸光微動,“此物何用?“
王浩長嘆一聲,愁容滿面道:“再有兩月便是年終內門弟子試煉。愚弟雖得入門,然技不如人,豈敢奢望名次?然王卓那廝...“
言至此,王浩面目忽顯憤懣:“彼已至凝氣一層巔頂,近聞其師不惜重資,向主家求取一爐'造化丹'。此丹乃門中至寶,服之可增修為。聞說王卓已服此丹,正欲衝擊第二層!“
王林聞言大驚:“造化丹?“思及前月所見王卓風采,更感天資之重要。
王浩咬牙切齒道:“便是為此!試煉前三可得侍從之位,彼志在必得。愚弟思來想去,唯有借兄臺仙符百張,或可暗通門路...“
“然也!“王浩壓低嗓音,雙目放光,“此乃門中秘辛,外人鮮知。歲末大比前月,內門弟子皆暗集一處,設'玄機閣'以易物。飛劍、法寶、丹藥,無所不有。吾聞前輩言,往屆更有上古秘籍現身其間。“
王林聞言,心頭微動,暗忖:“口訣或有可圖。“遂凝眉問道:“內門弟子皆重信譽,豈可信此等交易?“
王浩嗤之以鼻:“鐵柱哥果真問到要害!此會准入,須持'化形化聲丹'一枚。此丹妙用無窮,服之可變容改聲,縱築基之下亦難辨真偽。“
王林目光陡然銳利:“然則汝索仙符,正是為此丹?“
王浩聞言一怔,繼而拊掌道:“鐵柱哥果然聰穎過人!此丹確係家主掌控,歲暮每以二百仙符售其一。“
王林摩挲茶盞,沉吟片刻,忽展顏一笑:“此會甚妙,某亦有意一觀。“
王浩喜形於色:“善!有丹即可入內。愚弟此番實為求取'造化丹'而來,聞說此屆有內門弟子割愛出售。“
言罷,王浩忽見王林袖中青光一閃,四百仙符已成四紮,每百為一束,齊整如列兵。王浩雙目圓睜,伸手疾接,喜不自勝:“鐵柱哥真乃信人!廿日後便是交易之期,屆時必來相邀。“
二人又絮語片刻,王浩方告辭而去,臨行頻頻回首,似有未盡之意。
王浩去後,王林凝思良久。暗忖:“若得凝氣高階口訣,此生可期!然囊中羞澀,四百仙符已盡,何以換取奇珍?“
忽爾眸光一亮:“靈氣靈泉,此物必為眾修士所爭!縱有丹藥護持,亦無損我法。且待交易之日,以此物易得秘籍!“遂拋卻雜念。
時值冬令,王林復至庭院,立於一巨石之前。但見其氣隨意轉,周身三丈之內,寒風凝滯,雪霰不飛。王林掌心朝天,一道無形氣勁彈射而出,直沒石中。但聞“咯嘣“脆響,方圓十丈之內的細碎砂礫盡數懸浮而起,繼而懸停於空,排列如陣。
王林目露精芒:“此術更進一籌矣!“自語道:“往昔控一葫蘆尚需十試九成,今則隔空攝物,如探囊取物。“言罷,隨手一招,階前落葉紛飛,竟齊齊沒入其掌心。
正自演練間,忽覺丹田氣旋微顫,似有突破之兆。王林即刻收勢,盤坐調息。心知夢境之期未至,不可強求。於是閉目斂神,靜待時機。
然術運過久,石大則效漸微。然入凝氣二層後,靈氣日充,控物之術愈顯神妙。引石擲空,猶探囊取物;御砂為陣,似臂使指。方顯妙用。
俄而,日影西沉,庭中積雪盈尺。王林收手凝神,不即入夢,獨立簷下,注目飛雪,若有所思。
入二層月餘,忽有所覺——昔年賴以築基之靈氣泉,雖效猶存,然力已稍遜。雖勉可彌補,然此中隱憂,如芒在背。
“若更進高階,此泉終有盡時...“王林低語,眸中寒芒一閃即逝。
“露水雖妙,然採集維艱,冬日尤缺。唯此靈泉可資長久...然恐終有盡時...“王林喃喃自語,目光在積雪上流連,若有所思。
少頃,只見其雙手如拈無形絲線,寒氣自掌心湧出。但見庭中積雪騰空而起,竟化作一條雪龍蜿蜒而入室中巨缸。俄頃,小半缸雪已積。
王林收勢而立,凝神於掌,掐訣數次,缸中寒水忽騰起赤芒。須臾,一嬰拳大小火球懸於水面,水汽氤氳蒸騰,頃刻間雪水盡化。
王林以袖拭汗,眸中隱現疲色。既而探手入衣襟,取出一枚幽藍珠子,擲入水缸。珠入水則泛漣漪,俄頃復歸平靜。
片晌,水色漸轉幽碧,滿室生香。王林掐指一算,恰半柱香。不差毫釐,從容收珠。此珠異效,王林早已洞悉——浸靈泉液,半柱香為極,多則無功。雖嘗延時,終無增益。
舀取半瓢,傾入口中。王林雙目微闔,神識內觀,但見周身經脈中靈氣流轉,較之尋常泉水確實濃郁三分,然較之晨露猶遜一籌。少頃,睜目自語曰:“效雖不及露水,然亦差強人意,可用矣!“
言罷,即自儲物袋中取葫蘆。但見其囊中累累,皆半年來所蓄。須臾間,十餘葫蘆皆置於案。
自此徹夜不休,以法術催雪成水,再以珠浸之。至天明雪盡,僅小半葫蘆得裝。王林摩挲葫蘆,微微頷首,心滿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