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及趙小二辯白,旁有暴喝如雷:“趙小二!當日最毒舌者,莫若汝也!王師兄切莫為其矇蔽!彼唾罵之詞,猶勝毒蠍!“
“放屁!“趙小二面色驟變,戟指怒吼,“趙小三!老子養你何用?你竟敢吃裡扒外!待回房,定要你好看!“語猶未盡,復轉向王林,擠眉弄眼道:“師兄明察秋毫,小的這一片丹心天地可鑑,求賞個輕省差事罷!“
“二位休得胡言!“忽有一清朗之聲插話,“師兄有所不知,這兄弟倆慣會見風使舵,合夥欺凌同門。弟子與此等卑鄙小人素無來往,實乃清清白白之人!“
未等其言畢,復有一女聲嫋嫋:“王師兄...小女子自幼多病,恐難擔當重任...“話未說完,纖纖素手已撫上王林臂膀,淚眼盈盈,“若師兄不棄,每晚為師兄捶背舒筋,聊表寸心...“
俄而有女弟子輕移蓮步,掩袖遮面,含羞帶俏道:“王師兄...當年劉師兄待奴家極好,每日只需侍奉晚膳...奴家與諸姐妹情同手足,明日可攜她們同來拜見...“言罷,頻拋媚眼,桃腮帶赤。
廳中頓時沸反盈天,眾記名弟子爭相表白:“弟子素來敬仰師兄!““小的一向只敢仰望師兄仙姿!““師兄明鑑,萬望開恩!“紛擾嘈雜之聲,如菜市爭價。
王林眉峰一蹙,厲聲喝道:“聒噪!“聲震屋瓦,“都給吾閉嘴!再敢胡言亂語,休怪吾不客氣!“
少頃,目光如刀,直視一人:“汝!“那人駭得渾身一顫,“每日挑水二十擔,少一擔休怪吾法杖無情!有異議者——“故意拖長語調,寒聲道:“去找監院長老評理!“
那人喉結滾動,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諾諾連聲:“是...是...弟子遵命...“話未說完,已見王林眼神凌厲,連連叩首,再不敢多言半句。
“汝!“王林指尖一點,“日浣衣物五百斤。倘有怨言,可往見監院!“
被點者聞聲,喉頭一哽,如遭雷殛。喃喃自語:“五百斤?豈非...“面色驟變,踉蹌欲僕。
“至於汝,“王林目光如電,掃過眾人,“灑掃全派,責無旁貸!“
“爾!“復指一人,“廁圊掃除,有蠅輒居之!“
“汝需採藥五百斤,“語鋒忽厲,“若敢欺瞞,折脛逐門!“
連聲厲喝,驚破晨鐘。眾人雖駭,然皆咬牙忍之,獨最後一人,聞言如遭重錘,兩股戰戰,撲通跪地,雙目翻白,竟昏厥於地。
眾徒皆面露憫色,竊竊私語:“五百斤靈藥?縱遍尋恆嶽三山,亦不足此數...“
王林閉目凝思,依記憶中譏己之面容,一一喚名指派。忽而指左,忽而點右,或令採樵,或命浣衣,或責灑掃,或飭侍膳。或嗔或笑,或厲或緩,任意驅使,滔滔不絕。須臾之間,百十餘人盡被點名,各有所役。
至末了,稍作躊躇。暗忖:“此等重務,彼輩斷難完成,必往告長老。然若諸師伯仍置若罔聞...“眉頭微蹙,復展顏道:“尚有一事。“
指一陌生面孔,笑眯眯道:“汝今得此美差——專司收禮。凡門人敬獻之禮,皆需登記造冊:月日時份,何人何物,逐一謄錄。月終送至雜務處來。“見其喜形於色,續道:“然若有半點貪墨,立逐出山門!“
那人如得天恩,撲通跪地,叩首再三,連稱:“弟子必當盡心竭力,分毫不差!“言罷千恩萬謝,眉飛色舞而去。
眾徒駭然駭色,往昔劉師兄行事尚隱晦,今王林竟公然索賄,鹹瞠目結舌。
忽有弟子越眾而出,自懷中取出三道仙符,躬身奉獻,諛曰:“此乃獻予師兄聊表寸心。“
王林鼻中冷哼一聲,隨手納入袖中,淡然問道:“適才與汝何役?“
“挑水,日二十缸。“答者戰戰兢兢,額汗涔涔。
“改作五缸。“王林輕描淡寫,言罷復閉目養神。
那人如聞綸音,喜不自勝,連聲稱謝,連連叩首,竟喜極而泣。旁觀者皆側目,敢怒不敢言。
眾皆欣然欲往,正欲前趨。王林忽悠然起立,撫掌道:“散罷!然送禮者須守規矩——爾等職分與欲易之差,各書於箋,交予指定之人,每十日一易。“言畢,袍袖輕拂,徑入房中,“砰“然闔門,餘音猶在庭中迴盪。
院中眾人面面相覷,有的長吁短嘆,有的怒目切齒,低聲咒罵不絕,然畏其威焰,俱不敢出言不遜。俄而皆垂頭喪氣,怏怏離去,唯餘落葉滿庭,蕭索異常。
待眾人散盡,王林復出,於雜務處上下搜尋。俄而在一僻靜處見一柴房,推門而入,僅容旋馬。雖嫌逼仄,然較他處稍隱。遂擼袖操帚,一掃積塵,清出一方淨地,又以符咒加固門戶。畢,反鎖房門,盤坐中央。少頃,周身青光隱現,身形漸淡,竟入夢境空間而去。
日月如梭,轉瞬兩月已逝。王林主掌雜務處,始則數日部署徒務,繼而悉心修煉,至於諸徒庶務,概不掛懷。惟遇有怠工不力者,但作冷哼之聲,彼輩立獻仙符,無有敢逆其意者。
然王林殊為鬱悒。修煉每為徒眾所擾,時或忽有弟子闖入,報以瑣事。雖心知諸般詭異,卻揣摩不透師伯長老真意:己已顯露跋扈之態,何以仍留於此,不更他人?每思至此,憂心忡忡,然隱忍不發,唯暗自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