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7 章
九月秋收忙,獨山上的常家不緊不慢。
聽說是他家夫郎有孕了,在家伺候夫郎呢。
村裡有不少人說酸話,上好的水田,不種糧食種雜糧瓜菜。
秦嬸聽見翻了個白眼到:“人家想種什麼種什麼,你看人家缺那口糧嗎?”
那婦人被堵得說不出個一二三。
常家確實不缺糧,雖是從別處遷來的,過得卻比村裡人都要好。
秦嬸是村長媳婦,人又厚道,聽說他兒夫郎是府城富商家的公子呢。
當初他們回村沒少被說閑話,如今倒是都巴結上來。
說起了她家和常家的好話。
“嫂子面相好,福厚。”
“可不是麼,兒子女兒都孝順。”
“秦茂十幾歲就考上秀才,將來定有大出息。”
“常家小兩口雖然年輕,但漢子有本事。”
“他家夫郎也有本事嘞,磬哥兒前段時間不是風寒麼,就是路夫郎給看好的。”
有人驚呼:“他還是個大夫?”
“嗯,磬哥兒親口說的。”
“那我們村豈不是又有大夫了!”
村裡有大夫比什麼都讓人安心,小傷小病不用跑去鎮上耽誤事。
但,人家願意治麼?
眾人忐忑不安,看向秦嬸。
秦嬸說看溪哥兒意願。
說完就藉口回家燒飯走了,不想和這些人多扯。
在村裡當大夫吃力不討好,有些人平日性情為人都還好,但要從他兜裡扣出半塊銅板都跟要他命一樣。
之前的老大夫就是被這些人鬧走的,摸脈抓藥都要用家裡不值錢的瓜菜換,連米麵都捨不得給。
藥材都是老大夫和妻女從山上挖來炮製的,收費連鎮上的一半都不到,這些人還不知足。
硬是把老大夫逼走了。
有些人不去鎮上是舍不下地,有些人是想去去不了。
當初建鎮只收有手藝和人品好的,四處生事的不要。
路溪知道這事兒已經是兩天後了。
姚磬很會講故事,把路溪逗得咯咯笑。
姚磬讓他趕緊別笑了,一會兒擠著他幹兒子。
路溪知他是怕自己笑過頭了肚子疼,嘟囔一句:“才不會。”
有常新細致的養著,路溪看著圓潤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