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隻野雞換了五錢,夠他們兩個月的花用了。
不知道夠不夠買新到的料子。
布坊掌櫃記得他,迎上來說:“小兄弟來了,料子剛到可要看看?”
常新笑著點頭:“麻煩掌櫃了。”
掌櫃說著不麻煩,揮手讓人去把布料抱出來。
“這批布料不甚鮮亮,但料子柔軟透氣,做裡衣或是外衫都很不錯。”
一匹匹布料堆在櫃臺上,常新問:“有能摸的碎布嗎?”
經常幹活兒的手滿是繭子,怕把布料摸壞了,到時候不買也得買。
不摸又不知道料子好不好,布坊東家就想出了這招。
百姓能摸著料子好壞更好買了,他們也不用怕老賴故意弄壞好料子,低價買走。
皆大歡喜。
掌櫃遞過來一塊巴掌大的碎布,入手輕薄柔軟,確實很適合做裡衣。
小衣裳和尿布也做得。
“一匹多少?”常新問。
掌櫃見他要買更熱切了:“素色九錢一匹,顏色鮮亮的一兩半一匹,這料子不好上色,很是費了一番功夫。您也摸著了,值這個價,這一匹夠做四五身夏裳了。”
路上買過許多貨,好布料他見過不少,確實值這個價。
“原色的拿一匹,碧落和雪青各拿半匹。”
“好嘞。”掌櫃樂呵呵的招呼夥計裁布,讓常新坐在屏風後稍等一會兒。
賣金銀首飾和布匹的地方都設有屏風,主要是方便客人數銀子、拿錢。
誰都不想剛在鋪子裡掏了銀子出門就被搶了。
當然常新這塊兒頭,搶他屬實想不開。
布料用麻布包著放進背簍裡,常新遞給掌櫃二兩四錢。
掌櫃當著常新的面點好銀錢,才對他說:“您下次再來。”
常新點了下頭大步出門去。
今天掙的五錢一下就沒了,還倒貼了一兩九。
路溪去年就說想納貓兒,最近才打聽到一家有小貓兒的,才揣上一個月。
還得等小貓滿月斷奶了才能抱回去。
街坊領居都說那家貓兒乖得很,整日在牆頭曬太陽,捉老鼠也厲。
好不容易尋到一家,常新想先定下,等母貓下崽了就來挑。
那戶人家愛貓,一開始說什麼都不願意賣,常新放軟了語氣說:“我夫郎去年就唸叨想納貓兒,今年有了身子就想納貓兒回去陪陪他,解解悶。尋了這麼久數您家貓兒乖巧漂亮。”
“要是下得多您就舍我一隻,一兩只我也不纏著要。”
山羊鬍老者見他如此誠懇,勉強答應:“銀錢就不必了,給我家玲瓏買幾條魚罷。”
常新笑著拱手:“多謝老先生。”
老先生是實在人,先給他寫了貓兒契,到時候拿著貓兒契來便是。
常新心滿意足的走了,回到家先喊一聲:“溪哥兒——我回來了。”
路溪一身水色從屋後轉出來,長發被銀簪束在腦後,有幾縷不聽話的散落,貼在白皙的脖頸上被團扇扇起的風吹動。
他站在陰涼處笑著說:“你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