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附議。”
……
一時之間,竟然有將近二十名朝臣紛紛表態,示意贊同翁丞相的遷墳之舉。
這下,蕭媚娘纖眉蹙的更深了。
如今國庫已只剩下二百八十萬兩白銀的庫存,若撥出八十萬兩用於重建先帝的寢陵,那麼餘下的二百萬兩就最多隻能勻出一百萬兩去賑濟膠東郡和河西郡。
因為她還要留下一百萬兩以備不時之需,和幹一樣更重要的事——那便是借徐忠之手,同大黎購買火器。
關於羽田家族前段時間從大黎購買一批遂火槍和黑火藥,從而徹底推翻了伊賀家族和聖德天皇的統治,基本掌控了倭國本土政權一事,今早已經傳到了雍京。
蕭媚娘至此才下定決心,要想鞏固大梁的國防,就必須要從大黎購買一批屬於他們的火器。
所以那一百萬兩是萬萬不能動的。
可若僅僅只撥出一百萬兩用於賑濟膠東和河西兩個大郡,恐怕很難取得太大的效果。
只因這次倭軍侵佔膠東,整個膠東幾乎採取的都是堅壁清野的政策,所以各地的房屋建築農作物之類,基本都被焚燒一空。
一百萬兩,恐怕只夠填補膠東郡這一個窟窿。
但河西郡難道就不管了嗎?
蕭景隆和騰子空剛剛被趕出河西郡,河西民眾是正需要朝廷來拉攏的時候。
此時若朝廷對河西的民眾不管不問,只怕這些本就對朝廷失望的百姓,就更加難以真心歸順了。
正當蕭媚娘糾結不已的時候,忽聽眾位朝臣後方傳來一個懶洋洋的聲音,道:“曲祭司都說了先帝寢陵漏水,日後恐會影響大梁的風水,那就是說現在對大梁的根基還造不成影響。既然如此,事有輕重緩急,眼下最重要的是安撫膠東和河西的百姓,遷墳一事不如再議吧!”
嗯?
聽到這個聲音,所有的大臣們有一個算一個,齊刷刷地將頭扭了過來。
他們這才發現,原來說話的人竟是才剛被蕭媚娘提拔至安國侯和帝師沒多久的徐忠。
翁泰北眉頭頓時一皺,上次他試圖拉攏過徐忠入他們“擁帝派”,但徐忠的態度模稜兩可,一直讓他捉摸不透。
然而眼下聽對方這麼一說,莫非這小子居然倒入保後一派了?
鳳椅上,蕭媚娘發現出聲替自己解圍的是徐忠後,俏臉先是閃過兩朵紅暈,隨即很快便被她給壓了下來,故作鎮定道:“徐侯的這句事有輕重緩急說的很好,如今膠東和河西的百姓生活尚且未得到保障,這是迫在眉睫之事,先帝寢陵重建一事,擱置再議吧!”
喜歡混在女帝身邊的假太監請大家收藏:()混在女帝身邊的假太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