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日子,下官過了整整七年。七年之後,下官十二歲,深知就這麼待在村裡,憑著里正家那幾本只是記載些內容粗淺的人文地理的竹簡書,註定一輩子沒有出頭之日。於是下官毅然決定離開鹽城,橫跨鉅鹿、東來兩郡八百餘里,來到王都。”
“進入王都後,下官身無分文,只好乞討為生,哪怕就是如此,下官也沒忘記讀書。那時下官對知識的渴求近乎瘋魔,沒有能借書的渠道,於是下官便跑遍了王都的所有私塾,偷偷趴在門外聽先生教學,聽學子吟誦,再用木炭記錄下來內容。”
“大人你能想象嗎?寒冬臘月,一位衣著破爛的乞丐趴在一傢俬塾的門前,用被凍得紅腫如饅頭般的手賣力地趴在地上,一筆一劃虔誠地記錄著自己所聽到的先生口中念出的每一個字,最後將它們彙集起來,組成幾十本厚厚的書籍。”
“那幾年,下官通讀了我大黎的經史,將晦澀難懂、被無數世家弟子視為天書的《堪輿圖要》逐字逐句全部剖析了一遍。那一刻,下官覺得,便是當朝宰輔王洪、諸葛青雲、褚遂安幾人的學識與自己相比,也不過如此了。”
“於是,下官便自持學富五車,想要找一些達官顯貴引薦入仕。可惜我大黎的制度大人也知道,寒門是永無出頭之日的。一連碰壁了整整一百九十八家,下官終於死心了,知道縱使自己再怎麼苦心鑽研學問也是枉然,只要你出身寒門,沒有人會在意你的學識的。”
聽到這裡,徐忠心中不禁默然一嘆。
丁憂所描繪的自己的親身經歷,的確讓人驚歎。他卻也代表了眼下大黎寒門子弟的普遍現象,縱使才華橫溢,卻也沒有人加以引薦,無法實現自己的抱負。
這,也是徐忠迫切想要改變大黎九品中正制的目的所在。
讓那些窮苦百姓,能夠擁有一次與豪門世家公平競爭的機會。
哪怕只有一次,縱使敗落,那也此生無憾了!
頓了頓,便聽丁憂續道:“就在下官徹底絕望的時候,有一個人卻如同下官溺水前的最後一根稻草,他向下官伸出了援助之手,向朝廷舉薦了下官,並給了下官一箇中上的品級,讓下官有機會留在京師縣衙,做一名分管文書和印鑑的主簿。”
徐忠淡淡地道:“也就是這個人,讓你拋棄最初秉持的做一個愛國愛民之清官廉吏的抱負,轉而投向貪官汙吏之陣營,對吧?”
丁憂深深注視了徐忠一眼,道:“徐大人的確聰慧,您猜的沒錯,當初得知這位的圖謀後,下官只是略作猶豫,便決定替他隱瞞了下去,這幾年,也斷斷續續為他清掃了不少後路。”
徐忠皺眉道:“你一個八品主簿,又能做些什麼?”
丁憂搖搖頭道:“大人千萬不要小看我們小小的京師縣衙,我們好歹是京畿衙門,偌大一個王都大大小小的案子基本都要經過我等之手。大人還記得西郊的那個無頭屍案嗎?”
這個案子徐忠如何能不知?
當時他就是讓蘇慶豐去查西郊的那個無頭屍案,結果這位縣丞以自己不擅長查案為由拒絕,自己正好藉此將其狠狠打壓了一通。
之後他更是讓蘇慶豐和袁小山聯手調查此案,結果卻因為遭遇一品堂的殺手刺殺一事而耽擱了。
丁憂道:“徐大人讓蘇縣丞和袁團長調查此案,恐怕永遠也查不出什麼結果了。大人難道就沒想過,為何過去了這麼長時間,卻始終沒有人來認領那具屍體嗎?”
喜歡混在女帝身邊的假太監請大家收藏:()混在女帝身邊的假太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