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嗎?
比賽結束後,對面輔助和中單都來問段歲寒要聯系方式。
他一一加了微信。
出發複盤前,子姜揶揄道:“哎呀,我們家野王被別人看上了。”
“不是因為你的微信他們早就有了嗎?”段歲寒道。
“確實,”子姜搖搖頭,無奈道,“被爭搶是強者的宿命,沒辦法,你也會慢慢習慣的。”
千擇“嘁”一聲,小陽戳一下子姜,道:“教練催。”
“走走走。”
子姜推著小陽小跑前進,段歲寒墜在後面,五人一同去找教練複盤。
複盤就是對著比賽的錄影,把整場比賽再回顧一遍,重要時刻——比如龍團、生死團等——的處理,更是要著重講解。
分析出失誤、失敗的原因,下不為例,從而達到進步的目的。
子姜組大比分贏下兩大場,複盤時教練全程和顏悅色。
除了細節上的失誤,教練說得最多的話就是“這波不錯”“繼續保持”。
聽得幾人心中飄飄然。
直到複盤完全結束,今天的訓練基本落下帷幕。
打完三場訓練賽,他們結束得甚至比幾個輸得多的組還要更早。
隊友們嘻嘻哈哈地散了,段歲寒一個人留在訓練室,看著群裡教練上傳的訓練賽影片,總覺得哪裡不太對勁。
論強度,訓練賽打起來比五排難多了,對手的反應和配合都不在一個級別;論效果,比賽時高度集中、頻繁交流,對於適應比賽節奏和鍛煉手法都大有裨益;論心情,他們一起贏下比賽,怎麼著都比獨自練習,在大師賽贏一把輸兩把來得愉快。
可是太輕鬆了。
對,輕松,這是一切違和的本源。
從過往的歲月中,段歲寒得出一個經驗——決心是與痛苦掛鈎的。
想要賺錢也好、變得合群也好、讓別人快樂也好,同等的慾望總是需要同等的痛苦來償還。
以十五歲為界碑劃分兩節,他至今大起大落的人生中,只這一點未曾改變。
然而,從他來到火鳳,定下一個龐大到有點不知天高地厚的決心以來,他居然沒有任何一刻感到痛苦。
不用見不喜歡的人,做著自己擅長的事,甚至連“優秀”也唾手可得。
像夢一樣。老師貼在好孩子額頭的大紅花、直播間突然湧入的一萬觀眾、同齡人豔羨的目光和自然的接近,突然在一個時刻齊齊湧入他懷抱。
可他明明什麼也沒做。
懸浮感來得太強烈,段歲寒雙腳踩住地面,雙手握住椅背,慌張地思考。
有沒有什麼被遺漏了?或者什麼是虛假的?他真的值得這些稱贊嗎?又是否只是苦難未至?
叮咚——
連續的訊息聲打斷思緒。
段歲寒拿出手機,果然是孟旌揚又給他發了訊息。
看到訓練賽成績了,好棒呀小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