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她還是按時到工廠視察,方舟這個新廠子領著人在大門口迎接。
梁昭剛從下車,方舟就迎上去握手。
“梁總。”
大熱的天也真是難為她了,曬一腦門的汗。
梁昭趕忙說:“快別在外面曬了,有話到裡面再說。”
生産車間都配了空調,因為是生産食品,所以每個工人都必須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消過毒了才能進入生産車間。
衛生問題一直都是廠子嚴抓的,每個月兩次的培訓更不是白做。
梁昭也換了衣服,帶著口罩由方廠長在前面帶路,一一介紹車間內的各個製作流程。
工人也都在有條不紊的工作著,比起之前小作坊的模式,現在這種現代化的看著才像一個真正的工廠。
機器生産的辣椒醬跟手工搗的在口感上差別不大,也更幹淨衛生,影片號那邊時不時就會放一些辣椒醬生産過程的影片,好讓消費者能放心購買。
參觀完幾個生産車間,梁昭就將方舟她們幾個叫去辦公樓開會。
以為最多開一個小時的會議硬生生從三點拖到了傍晚六點半,工人都下班在食堂吃飯了。
食堂供應一日三餐,廠子後面也有工人宿舍,條件是比不上管理層的單間,工人都是八人間,配兩個衛生間,有陽臺可以晾曬衣服,有電風扇但沒有空調。
主要也是提供給家離得遠的工人住宿,現在工廠經常要加班趕工,離得遠下夜班回去也不安全,幹脆申請住宿舍了。
家離得近的那些工人下了班都回家的,不過也會在食堂吃晚飯,反正是免費的,在食堂吃了回家還能省一頓。
梁昭也餓了,看了眼時間就說:“今天就先到這吧,剩下的明天我再過來跟你們碰一碰,時間也不早了,你們先去吃飯吧,我也該回家了,再不回去我媽就該來電話催了。”
方舟還想留她下來嘗嘗食堂的菜色,現在也只能作罷了,食堂大廚做的飯也很好吃的。
梁昭倒是想嘗,可梁媽一個人在家,她要是不回吃就說不過去了。
回去的路上她給梁媽打電話,問是在家做飯還是在農莊打包上去吃。
梁媽說在家做,菜都準備了,馬上就下鍋,她到家就能吃。
梁昭就讓她少做點,“阿嬸說農莊有塘鯴餅,我一會順路帶點上去吃。”
塘鯴餅就是用塘角魚做的魚餅,塘鯴是塘角魚的另一個名字,這邊吃的塘鯴都是野生那種,很少吃人工養殖的。
做魚餅用野生的也格外好吃,做魚餅的魚肉會保留顆粒狀,口感就是又彈又脆的,調味做好了也不會有什麼腥味。
剛做出來的塘鯴餅還熱乎著,阿嬸用保鮮膜在盤子上面裹了一層,還把她今天拿下來的葫蘆瓜也炒了一大盤給她拿回去,就這兩個菜都已經夠她和梁媽兩個人吃的了。
她剛到家把東西放下,梁媽就咋咋唬唬的,“哎喲,拿這麼多怎麼吃的完啊。”
確實多,她捧著都覺得重手。
“阿嬸給的,我說不要這麼多,她又不聽。”
梁媽試了試盤底的溫度,然後說:“還是燙的,不用熱了,就這樣吃吧。”
廚房有炒好的菜,還有湯,梁媽進去端出來。
梁昭洗了手就拿碗盛飯。
三姨她們不在這上面吃飯,都是在農莊和其他人一塊吃。
“媽,你這幾天有下去跟村裡人聊天嘛?”梁昭裝作不經意的問。
“沒有啊,我忙著給荔枝打藥,哪有時間下去啊。”
“噢,現在也打完了吧?珍珠快滿周歲了,陳家那邊要給她辦周歲宴,你跟我一塊到市區住一陣唄,離周歲宴也沒幾天了,後面我也不用再單獨回來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