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珍珠哭鬧的時候她們還會幫忙哄,買東西什麼的也會踮起腳主動問價錢,操心媽媽跟不上會累,還知道主動停下來等媽媽。
她們這次沒有帶其他隨行人員,兩個人照顧三個孩子,開始梁昭還以為會很累,沒想到大的兩個這麼讓自己省心,還是讓她很意外的。
雖然帶著三個孩子出來導致很多地方她們沒法去,吃東西也要優先考慮孩子的口味,晚上更是隻能在小院陪孩子不能出門。
但梁昭還是很開心,每天就是吃吃喝喝,白天帶孩子們到湖邊蕩鞦韆,帶她們去認那些奇奇怪怪的花卉和水果。
她們也會去古城逛逛,白天逛古城的人相對較少,她們可以去吃現烤出來的鮮花餅,在路邊的小攤買老奶奶烤的洋芋。
也可以隨機選擇進一個街邊的小店品嘗當地很有特色的飲品,或者去做手工做紮染,買上一塊花紋繁雜鮮豔的民族特色披肩,看到有人在廣場上載歌載舞也可以加入,手拉手上跟著當地人一起跳。
這個小院她們租了一個月,在古城逛膩之後又開車去了周邊的一些地方,直到小年夜前一天才回粵西,在市區陪老太太和陳母陳媽過小年。
她們不在村裡,家門口附近又總有陌生人拿著手機拍,老太太和陳媽住在梁家也不如之前方便了,就早早回了市區。
梁昭還是帶孩子住在老宅,陳蕪自然也陪著她們娘三,陳媽也過來了,抱著珍珠就不撒手,一個多月沒見,珍珠比之前長大了不少,抱著可有份量了。
老太太將寶寶貝貝叫到身邊,一臉慈愛的撫摸她們的小胖臉,仔細端詳了一番然後笑說:“曬黑了,胳膊腿結實了,也長高了。”
小孩子個頭都躥得快,一天一個樣。
梁昭坐在旁邊給老太太剝橘子,“那邊紫外線強,她們又喜歡往外跑,都快曬成煤球了。”
將剝好皮的橘子一片片弄開放在小瓷盤上遞給老太太,這樣方便吃。
“今年想在哪邊過年?”老太太問她,順手接過橘子先喂給兩個孩子吃。
這都是梁媽自己摘的,都是挑最大最甜的送來。
梁昭給自己剝了個砂糖橘,這也是梁媽送來的,有好幾箱,甜到膩嗓子。
“我都行,在哪邊過都一樣。”
在誰家過年這種事她是真的無所謂,反正都已經結婚了,哪邊方便就在哪邊過唄。
“回頭給你媽媽打個電話問問,去年是在這邊的,今年就先跟你媽媽商量商量。”
“明天我也要回去一趟,回去了再問。”
她現在大小也是個老闆了,手底下上百號員工,怎麼樣也該回去辦個小年會,發年終獎發過年紅包什麼的,再請大家吃個飯。
辛苦了一整年,最難的時候也沒有一個人提離開,都義無反顧站在她這邊為她說話,她還是很感動的。
“阿蕪跟你一起?”
“她有事要忙,這次就不回了,三個孩子也留在這,我自己一個人回去就行。”
年底了,陳蕪公司的事情也多,她都偷懶一個多月了,現在也該忙了。
“三個孩子都留下?”老太太驚訝,也擔憂,“這樣能行嗎?孩子一直沒離開過你。”
“我就回去一兩天,沒事的。”
她已經提前跟寶寶貝貝說過了,陳蕪晚上也回來,沒問題的。
事情就這麼定下來,第二天梁昭自己開車回村,把從春城帶回來的特産給梁媽帶回去。
她還給梁媽買了一個鐲子,翡翠的,沒有老太太送她的那麼天價,也花了小十萬塊錢,陳蕪幫看的,她另外給梁媽送了一套價值不菲的寶石首飾。
梁昭一出門就是一個多月,村子裡的變化是真大,她都差點不認識路了。
村民認識她的車,路上看到都會高興的跟她打招呼。
“阿昭旅遊回來啦?怎麼只有你一個人啊,小陳和孩子怎麼沒跟著一起回來啊。”
梁昭停下車跟她們聊兩句,“她們在市區呢,我回來辦點事,你們這是幹嘛去啊。”
“到田裡摘菜啊,種的柳葉菜心長得好,回頭讓你媽媽也來我家田裡摘啊,我們家人少吃不完,長老了也不好吃了,你們摘回去放在農莊也能賣,她們城裡來的愛吃這個菜。”
“好啊,那我就不客氣啦,回去讓我媽過來摘點。”
“客氣什麼啊,就摘點菜,你媽媽平時給我們又送肉又送魚,還是我們佔便宜啦。”
“那行,我先回家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