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天氣熱,梁昭的胃口一下子就變差了,看著氣色沒有之前好,陳蕪憂慮的整夜睡不著,又心疼又著急,這個阿姨來了之後梁昭的胃口就好了點。
梁媽在家留了三十多隻母雞,去年就開始留了,是專門為了梁昭坐月子準備的,還有很多土雞蛋,隔三差五就讓人把新鮮的土雞蛋送到粵西。
她就覺得外面賣的瓜果蔬菜有農藥,不如家裡的好,所以梁昭吃的東西基本都是家裡的。
梁昭這一走,農莊的擔子就落在了阿嬸肩上,好在去年她就在這幹了,又有幫手,現在也能忙的開,並沒有讓梁昭操心。
網店那邊梁琴琴也已經上手了,很多事她和阿喜商量著就能拿主意,其他雜七雜八的瑣事也是她倆處理,再每週向梁昭彙報一次。
阿喜是被趕鴨子上架的,她本來就不擅長跟人打交道,只要做好幕後工作就行了。
可梁昭去市區養胎之後很多事就得她去解決,她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開始也不習慣,跟那些超市老闆說兩句話就要臉紅,結結巴巴的表達不清楚,現在好了點,起碼能講清楚了。
辣椒醬線下的銷量很可觀,原來只是小超市找梁昭進貨,現在不少中型超市都來談合作,原來談價錢簽合同的事都是梁昭自己來,現在她不方便到處跑了,也有意鍛煉一下阿喜和梁琴琴,就讓她倆代自己去談。
兩個人都是第一次擔如此大任,梁琴琴稍微好點,阿喜是緊張到手心冒汗。
梁昭也不是完全放手讓她們瞎忙,會提前告訴她們該怎麼說怎麼做,合同最後也是要她看過之後才行的。
原來她是計劃在鎮上或者粵西找代加工的廠子,可影片號做起來後找代工廠這項就被她劃掉了。
村委和鎮政府也找過她,希望她能就近投資建一個廠,政府會給予一定的福利支援。
有自己的工廠肯定是要比找代工廠好的,只是投資建廠的成本高,她原來是計劃等個一兩年看看情況再考慮要不要自己建廠。
現在辣椒醬的銷量超出她的預期,又有陳蕪這個富婆幫忙兜底,建廠的計劃就可以提前了。
初夏的午後,恆溫的室內,封閉的花園陽臺,梁昭躺在搖椅上拿著平板在修修改改建廠的計劃書,順便看看這個月辣椒醬的銷量。
資料包表是梁琴琴做的,她這個市場營銷的大專生很好用,什麼都會一點,不會的還能立馬學。
建廠的地方已經初步定下來了,不是在鎮上,而是在鶴嶺村出來不到五百米的公路旁邊,那有兩個小型的腐竹廠,隔壁原來是一個木材廠,倒閉了,只剩下廠房。
她把廠房盤下來了,談價錢不是梁琴琴和阿喜去的,她們兩個還太年輕,經驗不足,很容易被人繞進去。
她倒是想回去一趟,陳蕪不讓,派了自己身邊的人去談。
人家平時過手的專案都是以億為單位的,現在要去談一個二三十萬的,也真是小材大用。
精英出手,一舉拿下,還很有效率的把廠房重灌和裝置這些一併解決了。
倒閉的木材廠煥然一新變成了梁媽辣椒醬的加工廠,工人大部分是鶴嶺村的村民,也有一部分是附近村子的,共有三十多個人。
七嬸她們幾個‘老員工’也升職了,做小組長負責監督新來的人。
會計是鎮上找的,也是個年輕人,不僅要負責加工廠的賬,連農莊和網店的也是她負責,現在還要給採摘辣椒的工人算工錢。
梁昭看她入職沒到半個月就已經憔悴的不成樣了,良心上過不去,給她加了工資,還多找了一個幫手。
她翻看這些看的太入神,連陳蕪回來了也不知道。
陳蕪放輕腳步來到她身後,抽走她手中的平板,“阿姨說你在這裡坐一個下午了。”
“還沒看完。”她仰起頭可憐巴巴的想拿回平板。
陳蕪不給,將平板收起來。
“一天看電子産品不能超過三小時,大寶,我們之前約定過的,你今天已經嚴重超時了,不可以再看了哦。”
不是非要攔著不讓她工作,而是她現在是特殊情況,就要比普通人多注意。
梁昭也不硬要,妥協道:“好吧,那就不看了,你念給我聽總行吧?”
陳蕪定定的看了她幾秒鐘,之後認命的嘆一口氣,“真是拿你沒辦法,行,我念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