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第 124 章
誰也不知道陳家今天會來人, 來的還是陳蕪的母親和媽媽。
剛才七嬸她們這些來幫工的都在房間裡幹活,也不知道是什麼情況。
這會那些人都到外面去了, 她們才把梁媽拉到房間打聽:“那真是小陳的媽媽?看著真年輕,像四十出頭的。”
梁媽比人家還小好幾歲,可看著就顯老,臉上皺紋多,還斑斑點點的,頭發也摻白了, 和人家根本沒法比。
這也讓梁媽很鬱悶,擔心自己這樣會給女兒丟臉, 本來兩家就是門不當戶不對,陳蕪也沒說自己是粵西陳氏的,梁媽還以為她家只是條件好一些的城市家庭。
“快別說了,”梁媽坐在凳子上發愁,扯扯身上這件褪色的舊衣服,“她們一進門我都恨不得找條縫鑽進去藏起來, 我說回房間換身衣服吧, 阿昭說沒事不用換, 平時怎麼穿就怎麼穿,沒必要搞那麼隆重,還說是她們不打招呼就過來, 家裡又沒準備,現在再弄反而顯得我們家上趕子討好似的。”
這屋裡十幾個女人,也就七嬸還算見過世面,她點頭贊同, “阿昭說的沒錯,你這身衣服舊是舊了點, 但也是幹淨的,沒必要換。既然人已經來了,我們就當親戚那樣招待就行了,倒也不用覺得比對方矮一截,說到底是小陳和阿昭談戀愛,現在阿昭都有孩子了,難道她們陳家還能不認?阿昭又是個主意大的,不會讓自己吃虧的,我們更不能拖她後腿。”
有了她的話,梁媽稍微放下心,“那……吃飯怎麼安排啊?這麼多人,菜色差了肯定也不行的,可這個點農莊的菜早就被預訂完了,大廚房也不得空。”
“阿昭不是已經去安排了?這個你就別操心了,”七嬸沉思,“你先把紅包準備好,人家過來一趟,又帶著這麼多小輩,於情於理我們這邊都要給人家一個紅包意思意思。”
梁媽一拍大腿,“你不說我都忘了!”
她越著急就越容易忘事,要不是七嬸提醒差點就鬧笑話了。
幸好之前新房封頂,阿昭從銀行換了很多一塊、五塊、十塊錢、二十塊的新錢,當時沒用完還剩下一些,封包也有。
“那包多少錢合適?”梁媽又為難了。
按當地的習俗,紅包都不會很大的,現在五塊錢和十塊錢最常見,五十和一百那都是關系很親近的才行。
要是再早個三四十年,逢年過節都只用給一塊錢兩塊錢的紅包,甚至五毛錢的都有,禮輕情意重嘛。
“就包一百,”這種事還是三娘這種年紀大的比較懂,“多了不合適,少了讓人看輕。”
一百也算多,但今天情況特殊,包一百是合適的。
梁媽手頭上沒有這麼多整百的現金,她也沒問梁昭要,而是拿上樑昭給她辦的銀行卡,讓七嬸帶她去鎮上取錢。
她卡裡面有平時攢下的一萬多,這也是梁昭給她的,她一直捨不得花,想攢下來以後給梁昭和孩子們用。
梁媽日常很節儉的,今天為了給女兒撐場面,就是讓她把卡裡的錢全取出來包紅包也捨得。
她給不了梁昭大富大貴,但願意為了梁昭做任何事,只盼著梁昭和兩個孩子以後能幸福。
得知梁媽要去鎮上取錢,梁昭哭笑不得,“媽,你缺錢用就跟我說啊。”
她房間抽屜裡有一沓現金,具體多少她也沒數過,只記得之前放進去了五千,後來陳蕪也往裡頭放錢,整百的和零散的都有,她就懶得數了。
平時要是要用現金就從這裡面拿,一直都有,應該是陳蕪又時不時填進去的。
梁媽才不要跟她說,催著七嬸開車。
後面梁昭才從其他幫工那裡知道梁媽為什麼要去鎮上取錢,她心裡五味雜陳。
她站著發了一會呆。
“怎麼了?是不是身體不舒服?想吐了?”陳蕪很擔心。
她回過神,“沒,就是在想一會弄什麼菜,你母親和你媽媽有忌口的嗎?”
陳蕪的視線在她平靜的臉上掃過,“她們不吃辣。”
“行,知道了。那其他人呢?”今天陳家起碼來了有三十號人。
“她們不挑,生的熟的都能吃,活著就行。”陳蕪對家族姐妹就是這麼的冷血無情。
恰好這時陳穎和另外兩個人經過,聽了這話就很無語。
“怎麼我們在你眼裡就很像牲口啊,這麼不被待見,可別忘了啊,你能知道梁老闆的農莊還是我們的功勞,是我們帶你來的,你現在抱得美人歸了就想過河拆橋啊。”
陳蕪就笑,“那你們想吃什麼?說吧。”
有一陣子沒來,陳穎還挺惦記梁昭的土雞,點名今天要吃蒸雞。
農莊的蒸雞分好幾種,桑拿蒸雞是最早的招牌,後來又有了荷葉蒸雞和中藥材蒸雞,五指毛桃算是最普遍的一種,還有其他的一些中藥材,都是粵區很常見的用來煲湯的材料,梁昭獨創的廣金錢草蒸雞也很受歡迎。
蒸雞、瓦罐鴨飯、白切鵝、黑叉燒、幹鍋泥鰍、鐵板鱔魚、紅糯谷頓鷓鴣、口蘑肉滑、爆炒脆皖魚……梁昭一口氣安排十幾個菜,開了六桌,陳家這邊就佔了差不多四桌,她家這邊也有兩桌人。
廚房人手不夠,梁昭親自操刀,還把早上剛到貨的手工現打丸子拿出來打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