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莉火氣上來。梗著脖子頂回去,“沒完!”
羅珺比她還氣,“我這麼做是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我們這個家!只要我們能攀上陳氏,以後想做什麼不行,你光知道要面子,面子能當飯吃嗎!”
眼看兩個人又要吵起來,十三姑趕忙從中勸和,“好了好了,你們都不要吵了。”
梁曉莉氣鼓鼓坐到沙發上,生了一場大氣,她現在也不舒服,肚子有點疼。
“珺珺,你哄哄曉莉,她還懷著孕,不能激動的。”十三姑又勸羅珺。
到底是自己的老婆孩子,羅珺也心疼,消氣之後就坐下來哄梁曉莉,“是我不好行了吧,別生氣了,對孩子不好,消消氣,老婆。”
羅珺嘴甜會說甜言蜜語,三兩下就把梁曉莉給哄好了。
梁曉莉作了一會也就不生她的氣了。
這個時候十三姑卻嘀咕起來,“我就說梁昭不是個省油的燈,悶聲不響又找了個有錢的,她長的也不漂亮,又是個beta,那些apha到底看上她什麼,前頭離了婚的那個就不說了,再好現在也離了,連孩子都不要,現在這個聽你們的意思是比前頭那個還要有錢?我說她家怎麼突然威風起來了,原來是攀上高枝了。”
陳氏在粵區很出名,無人不知,十三姑語氣酸溜溜的,怎麼什麼好事都讓梁昭攤上。
嘀咕完了她又開始埋怨梁曉莉既然是去了魚塘那邊,阿喜怎麼也不打電話說一聲,害得這麼多人出去找,還白著急一場。
這些埋怨不知道怎麼的第二天就在村裡傳開了,估計是十三姑自己忍不住,早上去買肉了跟村裡那幾個長舌婦說的,然後就被傳到阿喜耳朵裡了。
阿喜覺得自己冤枉死,過來找梁昭玩的時候都哭喪著臉。
“我又不知道她是跟家裡人吵架才跑出來,她自己又沒說,現在還來怪我,這家人真有意思。”她家跟十三姑家的關系也不怎麼樣。
前陣子收了地裡的紅薯,梁昭今天在家門口支了個小鍋炸紅薯片、芋頭片、蝦餅、雪菜餅和紅糖油果。
趕上週末,放學回來的孩子以及進村觀賞芥菜花的遊客多,她這個小攤位生意還不錯,孩子們手裡拿著五毛、一塊的錢圍過來要買。
她用小紙袋給阿喜裝了兩塊炸紅薯,這是用脆皮糊裹了紅薯片炸的,外酥裡糯,一口下去滿滿都是紅薯的香甜,自家種的紅薯就是比外面賣的好吃。
她拿鑷子扒拉了幾下油鍋裡還沒炸好的,然後給阿喜支招,“你去她家當面問為什麼要這樣說你,你看她心不心虛,保證屁都不敢放一個。”
阿喜想到那個畫面了,一邊吃一邊笑,“還是你有辦法,但我不敢,我膽子沒你大。”
“那人家以後就光逮著你一個人欺負。”
“等我把膽子練到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再找她們算賬。”阿喜現在還是慫,不敢那樣。
梁昭給自己撈了個蝦餅,剛出鍋還很燙,她是用手指頭掂著拿的,吃一口就得吹一下。
寶寶貝貝跟蔡姨到田地那邊看芥菜花去了,她家那一畝三分地早早就讓她開墾出來種滿了芥菜。
前期光是摘芥菜就夠喂豬的,現在不少芥菜都開花了,跟油菜花似的一大片,田裡現在也沒水,是幹的,穿鞋踩下去完全沒問題,進村的遊客就愛去那邊打卡拍照。
村委一看連芥菜花都這麼受歡迎,立馬就動員其他村民在自家的田地也種芥菜。
反正水稻收割之後水田也是用來種菜,要麼就閑置到明年開春,閑著也是閑著,幹嘛不弄點別的吸引更多遊客進村,村民也能趁機賣些小玩意賺錢。
沒過多久寶寶貝貝就回來了,開著小跑車載著她們的小夥伴。
兩個小家夥穿著同款的藍色衛衣和白色工裝褲,褲子兩側都有大口袋,衛衣的肚子上也有一個。
出門前梁昭給她們塞滿了小零食,現在小零食沒有了,放了一大把芥菜花在裡面。
“哎喲,哪裡來的賣花童啊?”她笑著問飛奔過來的孩子們。
兩個孩子繞過來摟住她嘻嘻哈哈笑,“花是給媽媽噠~”
“給我的啊?”梁昭很高興,接過花束然後挨個親了她們,“謝謝小寶貝們,媽媽愛你們。”
“我們也愛媽媽呀~”寶寶作為雙胞胎的代表,替自己和妹妹表達了對媽媽的愛意。
咱們的小吃貨貝貝已經憨呼呼的喊著要吃炸紅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