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第 107 章
怎麼又是催婚啊, 梁昭當作沒聽見,一拍腦門, “哎呀,雞血還在鍋裡,我得去撈出來,放久了要老了的,就吃不了了。”
她一邊說一邊往廚房跑,生怕再被問什麼時候和陳蕪領證。
“這孩子, 每次問她就跑。”梁媽搖搖頭,抱怨個不停。
廚房的大鐵鍋是浸著雞血, 但灶膛的火早就滅了,只要鍋裡的水不是沸騰狀態,已經凝固的雞血就不會老,梁昭不過是找了個能開溜的藉口。
她用菜鏟將凝固的雞血弄出來放到碗裡,留著和雞雜一起做粉絲湯。
最近兩個孩子不太愛吃米飯,倒是喜歡上了吃粉絲, 就是超市賣的那種龍口粉絲, 提前泡開了再放到雞雜湯裡一滾, 撒點菠菜葉和蔥花就很好吃了。
黑魚湯要燉久一點湯色才濃鬱奶白,魚肉融化在湯裡了也更加營養,所以要提前做, 雞血弄出來之後她就洗鍋開始煎魚。
很多人做魚湯不奶白、腥味還重就是因為不知道要把魚提前煎至兩面金黃,再沖水滾燙的開水,蔥結和薑片是必不可少的,去腥的米酒或料酒最好是別放, 要放也是在煎魚的時候,酒精會揮發掉, 喝湯的時候就不會有酒味,否則很影響口感。
燉魚湯的配菜可以是白蘿蔔和豆腐,不放也可以,但放蘿蔔可以讓魚湯有清甜味,口感會更有層次,豆腐可以少放,放多了有豆腥味,而且豆腐吸鹽,鹽放少了寡淡無味,放多了湯就鹹,豆腐也會搶掉魚湯的鮮味,最好的搭配就是蘿蔔和豆腐都適當放一點,中途再把蔥結和薑片撈出來,所有步驟都是為了保證魚湯的鮮味和香味。
魚湯在鐵鍋煮開之後再轉進砂鍋,蘿蔔切滾刀塊可以提前放進去,豆腐在魚湯快出鍋的時候放,放早了豆腐會老,就不好吃了。
白胡椒粉根據個人口味選擇放還是不放,梁昭是不習慣放的,家裡的兩個孩子舌頭都叼,她們不喜歡胡椒粉的味道,正好她也不是很喜歡。
她燉魚湯是很拿手的,鯽魚湯、黑魚湯、泥鰍湯、雜魚湯都不在話下,農莊賣出去的湯類中魚湯就佔了很大的比例,嘗過的客人都誇好喝,回家煲的就沒有她的這個味道。
魚湯燉上了,她又開始處理雞肉和鴨肉。
鹿茸菇也泡好了,這是她從網上買的,有兩批,留著自己家人吃的這批是從西藏進的貨,純野生的,數量少而且價格貴,但品質最好。
另一批産地是東北長白山,品質也很不錯,農莊用的就是這批,她也會提前跟客人說明,如果客人點名要吃西藏産地的也可以,但價錢肯定是不一樣的。
野生的鹿茸菇個頭都不是很大,但香氣濃鬱,吃起來也更鮮美,再加幾顆泡開的幹香菇,沒一會香味就從廚房飄出去,勾的人肚子裡的饞蟲都要出來了。
五姨媽抽抽鼻子,饞道:“好香啊,阿昭在做什麼啊。”
這個香味梁媽很熟,說:“是鹿茸菇燜雞肉,好吃得很,阿昭從網上買的。”
“什麼菇?”別說吃了,聽都沒聽過。
“鹿茸菇,我們這邊沒有的。”以前梁媽也不知道,是最近家裡經常吃了她才懂的。
剛才梁媽還跟梁昭說,等三姨她們回去的時候送她們一點帶回去吃,鹿茸菇在粵西市區不算什麼稀罕物,很多超市、幹貨店都有賣,但鄉鎮上還是少的,而且價格不便宜,三姨她們也捨不得買來吃。
燜雞肉的間隙,梁昭把其他菜也收拾出來備好了。
山藥切碎拌和豬肉餡拌勻鋪在一個深底的圓盤,再放幾顆新鮮的羊肚菌增加鮮味,像家裡這種柴火灶,蒸個十五分鐘就差不多熟了,肉餅很鮮嫩,湯汁也是清亮鮮香的,可以拌飯,也可以當湯喝。
寶寶貝貝每次都能吃好多,她們喜歡吃各種蒸肉餅,梅菜肉餅、藕丁肉餅、蝦仁肉餅,連平時不愛吃的胡蘿蔔攪進肉裡一塊蒸也會吃。
梁昭就是用這個辦法把她們不愛吃的蔬菜弄進去,再拌在飯裡讓她們吃,兩個孩子才能營養均衡。
再做一個蔥燒豬扒,豬扒是用梅花肉做的,可不是外面賣的那種凍貨。
最後炒個油麥菜,上午摘回來這麼多油麥菜,下午阿芬又送過來一大捧,都吃不過來了。
都要吃飯了陳蕪還沒接孩子回來,就知道肯定又帶孩子去小商店了。
梁昭給陳蕪打電話,對方沒接,正要再打,門外就有動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