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的村民探頭一看,喲了一聲,說:“這收獲可以啊,今晚又得一餐。”
“賣給你們要不要?12塊錢一斤。”梁昭笑著開玩笑。
村民哈哈大笑,調侃她會做生意,“你們挖泥鰍的田溝還是我家的,我都沒收你們錢,你倒是先跟我做上生意了,兩斤泥鰍魚我還要出錢跟你買,那我還不成冤大頭啦,你啊你,坑人都坑到你十二姑婆這裡來啦,小心我告訴你阿媽啊。”
村裡的輩分就是這樣,七拐八拐的不知道拐了多少道,十二姑婆都不算什麼,梁昭還有一個姑奶奶排行三十三的,也虧得別人都記得住,從來沒叫錯過。
她將放魚的水桶往路邊推了推,然後撐著胳膊跳起來,拍拍手上的泥土。
“12一斤不坑的啦,拿到粵西我都賣30一斤。”
“粵西都是有錢的老闆,賣貴點也應該的咯,我們這麼窮你還賣12啊,兩蚊雞我都嫌貴啊。”十二姑婆堅決不上當。
梁昭笑到不行,豎起大拇指,“果然是老了就成精。”
“哈哈哈哈……都是兩個孩子的媽了還這麼愛耍人,我告訴你阿媽去啊。”
梁昭趕忙說:“別跟我媽說啊,回頭她又要念叨我了,這兩斤泥鰍魚送給十二姑婆啦,拿回去晚上炸了下酒,我媽還有兩壇黨參當歸酒,十二姑婆心動不心動啊。”
村裡大部分人都是能喝酒的,酒量還都不差,上次她宴請全村人買了長酒辣一邊還捨不得放下酒杯。
梁媽除了會做辣椒醬,泡藥酒也很在行,那兩壇黨參酒已經很有年頭了,有食客中意想出高價買,梁媽還捨不得賣。
都是開玩笑的話,哪裡就能當真,十二姑婆笑著擺手,“行啦!我回家啦,你們繼續挖泥鰍吧,但要記得把上面攔截的泥土弄掉啊。”
“知道啦!”
梁昭也拎著今天的收獲往回走,兩個孩子非要她把裝魚的桶放到小跑車上。
這車買來還沒到一個月,就已經被她們開得滿身傷痕了,她想買點車漆回來補補,也沒買到合適的,後來問了陳蕪才知道這個車是從國外定製的,連車漆都是,她就嘀咕陳蕪真能敗家,要是讓梁媽知道更不得了。
回去之前她讓葉子幾個孩子把攔截田溝的泥巴都弄開,下雨的時候就不會堵,堵了就會沖垮田埂。
“行了,都回家去吧。”
一聲令下,孩子們都歡呼著跟在她後面跑,她儼然成了鶴嶺村的孩子王。
到家了就看見阿喜在往她家送魚,湊近一看原來是野生的紅眼魚,有五六條,是阿喜今天跟隔壁村的人去其他地方釣的。
她家不缺魚,而且也吃不了這麼多,就給梁昭送來了,正好下午來吃飯的食客看中這些紅眼魚,就全要了,吃了兩條,留三條打氧帶回去。
梁昭把魚錢給阿喜轉過去,阿喜又給她退回來。
今天的晚飯要比平時推遲一小時。
“都快七點了,小陳怎麼還沒到啊。”孩子餓了等不及吃,梁媽就先喂她們了。
陳蕪說今天開車過來,現在也沒見人。
梁昭也等得饑腸轆轆,“不等了吧,留菜出來就行了,一家人等她一個,多大排場啊。”
“我姐的排場一直都大。”陳丹坐在沙發上嗑紅瓜子,撇著嘴嗶嗶,她也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