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的柚子品質都不錯的,”梁昭趁機介紹,“皮薄,水分足,也甜,你們要是有需要也可以開車到村裡現摘,從鎮上過去用不上半小時。”
國慶之後就是中秋,本地人有拜月亮的習俗,供桌上會擺幾個柚子,吃不吃是一回事,但肯定是要有的,而且柚子也耐放,只要沒剝皮,就是放上十天半個月都不會壞,柚子皮還能去異味,很多人都喜歡在衛生間放兩塊柚子皮,或者把柚子皮切條泡水、泡茶喝。
“好啊,正好要放國慶假了。”幾個家長也爽快。
梁昭又跟她們說了鶴嶺村都有哪些土貨,她們對她的農莊也很感興趣,說假期想帶孩子去那邊玩玩,她就順勢推薦了幾樣招牌菜,還給她們留了自己的聯系方式,讓她們來之前說一聲就行。
後面就是老師安排家長入園,先看了小朋友的表演,這都是大班的孩子提前排練好的,畫著紅紅的臉蛋,穿得又像花蝴蝶,這肯定不在梁昭的審美上,但孩子們就喜歡這樣花花綠綠的,很開心的在小舞臺上唱歌跳舞,負責教她們的老師在臺下帶她們,主要是怕她們緊張了會忘記動作。
中班和小班的孩子也有參與,每人手裡拿一面小紅旗跟著唱,寶寶貝貝站在小班裡頭的c位,比兩邊的同齡小夥伴要高出半個頭,白白胖胖的像兩個糯米團子,一點都不怯場,大大方方的揮舞小紅旗,一板一眼跟老師做動作。
梁昭的手機都快拍不過來了,還要和其他家長搶機位,誰都想站最好的位置拍自家孩子。
“看來看去還是我們家的兩個寶貝最好看。”
我們家?陳蕪這副宛如是自己親生的語氣讓梁昭想給她一腳,這人還真是會佔便宜,什麼都沒付出就想白得兩個這麼可愛的女兒,白日夢都不敢這麼做。
周圍都是家長,她也不好當場發作,只能忍。
這樣反倒讓別人覺得她倆是一對,還別說,兩人站一塊還挺般配的,在外人看來陳蕪很在意她,視線就沒從她身上移開過,她在拍孩子,陳蕪就站在後面拍她和孩子,笑容甜得就跟喝了蜜似的。
到了後面親子游戲的環節,她帶寶寶,陳蕪帶貝貝,配合得十分默契,奪得了小班的第一名,給寶寶貝貝贏了一對熊貓燈籠,幼兒園的老師介紹說這對燈籠是竹篾編織的,是非遺手工作品。
梁昭提在手裡看了看,做工很精緻,確實不像流水線生産出來的市面貨。
寶寶貝貝很喜歡這對燈籠,正好她們一人一個,被其他小朋友圍在中間詢問能不能給她們摸摸,因為只有第一名才有熊貓燈籠,其他小朋友就沒有得到,可又喜歡,只能眼巴巴看著,家長心疼自家孩子,想借過來拍一張照片。
寶寶貝貝正是對燈籠愛不釋手的時候,就有點不情願,梁昭也沒有幹涉,燈籠是孩子的,她們有權利借還是不借,孩子要是願意就借,不願意就算了,她不能強迫。
陳蕪蹲下身在她們耳邊說了句什麼,兩個孩子眼睛一亮,立馬就跟其他小朋友分享了燈籠,歡歡喜喜一塊玩去了,還合拍了很多照片。
“你跟她們說什麼了?”梁昭趁沒人在邊上的時候問陳蕪。
她對自家這兩個團子還是瞭解的,對喜歡的東西都有很強的佔有慾,輕易不給人,就是她這個當媽的想要都不一定給,她好奇陳蕪許諾什麼了能讓她們主動把燈籠借出去。
陳蕪眉毛一挑,故意賣關子不告訴她,“親我一下就告訴你。”
大庭廣眾之下,她咬牙切齒,“你發癲也不看看地方。”
“哈哈哈……”陳蕪攬過她的腰笑個不停。
梁昭用手肘搗了她一下,“不說拉倒,我還不想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