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 章
前陣子梁昭請人在外面另起了一排灶臺, 設計成炭爐的樣式,鋪了厚厚一層燒得通紅的火炭。
用瓦罐在上面煨湯, 掀開蓋子的時候香味瞬間撲鼻,雞湯色澤金黃,比用砂鍋慢燉出來的還要讓人有食慾,骨頭湯、魚湯、藥膳這些也很不錯。
這樣的美味也只有提前訂桌的客人才能吃到,因為火炭煨湯要時間,很多都是早上放進去, 中午才拿出來,如果沒訂桌又想吃的, 那就只能在這裡等半天。
有時就算客人想等,梁昭也沒有食材做,每天的雞鴨魚肉都有限,來晚就吃不著了。
陳蕪今天要不是厚臉皮跟梁昭她們一個桌吃飯,也吃不上香味這麼濃鬱的瓦罐湯。
就連盤裡的魚和肉也都是用荷葉裹了幾層再拿錫紙包住放進火炭煨熟的,汁水都鎖在裡面了, 魚肉鮮嫩多汁, 不腥不柴, 比用炒菜鍋做出來的更具風味。
“這是什麼魚?”陳蕪用筷子夾起一條自己不認識的魚問。
吃飯的是圓桌,梁昭坐在陳蕪的斜對面,兩人中間是寶寶和貝貝。
她抬了下眼睛, 言簡意賅的蹦出兩個字。
“雜魚。”
“?”
陳蕪瞪眼,認為她這是在敷衍自己。
梁昭無辜,她又不是科普博主,怎麼可能每種魚都認識, 對那些不知道學名、土話也不知道叫的就統稱為雜魚,陳蕪要想知道就自己拍個圖問度娘唄。
“媽媽, 這是什麼魚呀?”寶寶是個好奇寶寶,也指著自己碗裡的魚肉問。
梁昭對陳蕪不耐煩,但對兩個孩子很有耐心,跟她們說話時連神色都柔和了下來。
“媽媽也不認識呀,這是早上婆婆她們送來的呀。”
陳蕪見她對孩子說話這麼溫柔,心底不禁泛起漣漪,對梁昭這個人又多了一絲興趣。
“那婆婆還會再送來嗎?媽媽要給婆婆錢嗎?”寶寶又問。
梁昭就問她,“寶寶喜歡吃這個魚呀?”
“嗯!”
媽媽做的菜兩個孩子就沒有不愛吃的,梁昭也知道她們的口味,雖然食材差不多,但每天做的都不重樣,孩子有胃口了也不用大人拿著碗追在後面喂。
孩子愛吃,梁昭也高興,“那媽媽以後跟婆婆多買點。”
早上有村民去收昨晚放下的魚籠,像村裡這些小河、小魚塘和水多的田溝都能放魚籠的,晚上放早上去收,運氣好的時候能有大貨,差一點也會有小魚小蝦,以前賣不出去多少錢,都是留著給自己當下酒菜,這也很不錯,現在是梁昭的農莊要這些,村民多少都會送過來,少了不要錢,有多的時候就讓梁昭意思意思給點錢就行。
送來的魚有大有小,野鯽魚是最多的,大的可以先養起來留著燉鯽魚湯,有些食客也會專門打電話來向她買,都是要帶回去給坐月子的寶媽吃了下奶的。
小鯽魚就煎了吃,有一道紫蘇葉煎鯽魚的菜跟蒸雞一樣很受食客歡迎,而村裡的田溝有最多小鯽魚,魚籠放下去第二天能撈小半籠,太小的村民也會放回去等來年長大,她們只要個頭合適的。
除了鯽魚之外,菩薩魚、小泥鰍、白條和一些不好叫名的小魚也多,菩薩魚不好吃,村民都不要的,拿回來也是餵貓,泥鰍和白條倒是很受歡迎,油炸了都很好吃。
寶寶和貝貝這兩個肉團子這段時間都吃出三層肉下巴了,晚上給她們洗澡,坐在澡盆裡就好像兩個白白胖胖的肉丸子,抱起來更是軟綿綿的全是肉,分量不輕,但手感也是真的好,要不是嫌熱,梁昭晚上都想抱著她們睡覺,比抱枕舒服多了。
午飯之後寶寶和貝貝都要睡午覺,一樓總有食客過來吃飯,蔡姨都是帶她們回二樓臥室睡的,梁昭中午要是不忙也會在大門口陰涼的地方放一把躺椅,悠哉躺著眯一會。
聽到身邊有動靜,她眼睛掀開一條縫,先看到的就是一雙大長腿跟木樁似的在她身邊立著,大長腿的主人絲毫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對,手裡抓了幾個椎子果在剝,然後再將剝出來的果仁遞到梁昭嘴邊。
梁昭的嘴就跟上了鎖的蚌殼,死活不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