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圩日附近鄉鎮的人都來,買東西和賣東西的是兩撥人,平時清閑的街鋪今天人滿為患,梁昭先進超市採購了幾箱調味料搬到車上,經過有賣土貨野果的小攤也停下腳步。
“椎子果怎麼賣的?”她問。
老人坐在路邊,面前是一個放滿新鮮椎子果的簸箕。
這是在粵區和桂區都有分佈的一種野果,長得像板栗,所以也叫野板栗,但它比板栗小很多,果殼也薄,口感跟板栗相似,生吃是脆的,大約在十月份成熟,現在是九月底,有些地方也有熟了的。
“兩蚊雞買比你啦!”老人拿出一個皺巴巴的紅色塑膠袋抓了幾大捧。
估摸也有個四五斤,這麼多就收兩塊錢。
椎子果也不是漫山遍野都有的東西,通常是很山的地方才會有,還要趕那麼遠的路來鎮上賣,可以說是可遇不可求,以後想要吃還得託人去打聽哪裡有,過了季節也難吃到新鮮的,所以碰上了什麼新鮮貨要趕緊下手,晚了想吃也沒地買。
她挑了挑籃子裡的,看著都新鮮,也沒見有壞果,就跟老人說全要了。
“全部要?”
老人懷疑自己聽錯了,跟她確認了好幾遍,確定她是都要才顫顫巍巍找袋子裝。
梁昭回自己車上騰出一個空箱子拿過來,讓老人把椎子果全倒裡面去。
滿滿一個紙箱,還多出來兩大袋,花了不到三十塊錢,物價便宜到跟白送的一樣。
另外又挑來些油柑跟撚子,梁昭就開車回家了,回去之前也給梁媽打了電話。
梁媽她們不知道逛到了哪裡,背景音挺吵的,三娘還大著嗓門跟人講價。
“媽,我就先回去了,你們要回來了就給我打電話。”
“不用不用,”梁媽不想她來回跑這麼辛苦,“我們搭車回去就行。”
“那也行,你想買什麼就買,給自己買,別捨不得花錢。”
“知道了知道了。”女兒給自己花錢,梁媽還是很高興的,花不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梁昭掛了電話,心情很好的滿載而歸。
只是她的好心情到了家就煙消雲散,門口空地停著幾輛車,其中一輛很眼熟。
“嗨,回來啦?”陳蕪叼著煙跟她打招呼。
梁昭狠狠關上車門,懶得搭理。
“阿嬸,出來幫我搬一下東西。”
她裝不認識,可陳蕪自來熟,熄了煙就過來幫手。
“買的什麼?這麼多,還挺沉的。”陳蕪彎腰抱起裝椎子果的紙箱。
人家願意當免費勞力,梁昭也沒有拒絕的道理,不用白不用。
來回兩三趟就差不多搬了,剩下的幾袋東西直接拎進廚房。
現在也還早,訂了桌的客人還沒有來,一般都是要到中午才來的。
“阿昭,你朋友來得好早。”阿嬸在天井洗菜。
剛從地裡摘回來的菜還有泥土,而且沒打過藥,難免會有菜蟲,要洗很仔細才行,不然讓客人吃到‘蛋白質’傳出去也不好聽,犯惡心的下次可能就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