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修禪之人,受到佛法洗禮,眉眼之中一般都如同那老僧一般都透著濟事普法之善和遠離凡塵的超脫,然而這孩子眼中竟然透露著一絲暴戾,對我的注視顯得十分不爽,著實讓人奇怪。
那老僧見我面色凝重地打望小和尚,便平靜地向我行了一個佛禮,說道:“老僧鴻真,這是小徒慧生,心中尚有一絲戾氣殘留,還請小施主不必介意。”
他就是太爺爺口中的鴻真大師,當年收服方軒厲鬼的便是他!也就是說這個叫做慧生的小和尚,就是方軒!當年險些將剛出生的我扼殺在襁褓之中的厲鬼,如今卻變成了一個與人無害的乖娃娃,普天佛法之力當真是令人驚歎,也就是說如今方軒擁有著雙魂,難怪我會在他眼中看到戾氣,正是那厲鬼之魂的影響,可見此時方軒的感化還不夠徹底。
不過這下,所有在太爺爺故事之中的人物可都到齊了。
方軒似乎很敬重鴻真,見他向我行禮,眼中頓時閃過一絲驚慌,連忙恭恭敬敬地向我俯身行禮。
“方軒?”聽到我突然叫出了自己的本名,方軒臉上一時間佈滿了詫異。
我淡淡地笑了笑,接著說道:“有空去看看奶奶吧,她挺想你的。”
聽罷,方軒頓時愣住了,我發現他眼中隱隱有光閃動,說到底,他終歸是對家人難以割捨,不過如此也好,能夠有所牽掛,說明他內心終歸是向善的。
這一次,他是真的滿心敬意地向我行了佛禮。
所有人聚到了八仙桌前,師父這才講起此行的緣由,在座的一行人都會與我同行,雖然是要去師門,不過還是要等我滿了十二週歲再去,至於為何,這似乎師門歷來的規矩,凡入門者,若非自幼成長,則需滿12方可。
在此之前,我們會一同雲遊各地,這也是修行的一部分,進入俗世,其修行的效果未必不會比常年呆在洞天福地修行來的差。
對於我,對於方軒,以及師兄師姐皆是如此,結伴而行,有了這三位得道高人,我們的安危也能得到保障。
如此聽來,那不就是出去旅遊麼?能夠看盡祖國的大好河山,我自然是樂意不過了,有了這麼多人的陪伴,一家人也終於放下心中的擔憂,知曉我入師門並非是完全獨立於世,幾位長輩甚至紛紛表示了贊成。
“再者呢,方軒也經過十幾年來的佛法洗禮,內中兇戾之氣大半已經消解,可以外出,這次來也讓他和家人相聚,以解相思之苦。”師父看了方軒一眼,和顏悅色地說著。
師父此話一出,卻是有人喜有人愁,我的家人似乎對於這光溜溜的小娃娃依然存在陰影,不免有些後怕,紛紛躲開了去。
唯獨太爺爺走上前去,摸了摸方軒的圓腦袋,憐愛地說:“當初方軒被遺棄,我也是看在眼裡,心裡面多少有些惋惜,可惜當初沒有救他,心中總是過意不去,如今看他入了佛門,行了善道,心裡面也寬慰許多。只是可憐粟婉她抱著這孩子的哭了三天三夜,差點把眼睛哭瞎了,一夜之間白了頭。”
聽著太爺爺訴說,方軒瞪著大大的眼睛,挺直了腰桿顯得格外感動。
“方軒,你可別怪罪你爸媽,他們也不忍心,只不過有個道士說你這樣的孩子會給家裡帶來災難,不得不捨棄啊……”太爺爺的話語重心長,卻也向我們透露了一個一直不曾揭曉的資訊,方軒之死,並非他父母長輩之過,而是那個道士招搖撞騙,妖言惑眾。
“放屁!”聽到此處,幹爺爺頓時怒不可遏,下巴的長髯抖一抖,出口罵道,隨即才發現自己失態,平復了情緒後,接著說道,“道者,當知人各有命,因果報應。普天之下,眾生平等,怎可口出誆言,坑害鄉民,真是有損我道家臉面!唉……好一個人各有命啊……”
“吳道長也不必生氣,那道士估計就是個騙子,掛著算命的牌子招搖撞騙罷了。”太爺爺寬慰道。
聽了此言,方軒眼中頓時生出一股怨怒,整個人頓時一紅,彷彿那開水燙過一般,格外詭異,一家人頓時被嚇了一跳。
“阿彌陀佛,慧生,出家人慈悲為懷,既往不咎,未來可見,切不可心懷怨憤,你且謹記。”鴻真大師雙手合十,在胸口結了一印,拍在方軒背上,只見方軒眼中的怒氣緩緩消散,最終歸於平靜,身體也逐漸恢復原樣。
“是,師父,慧生謹記。”
喜歡上古術巫之伏魔聖童請大家收藏:()上古術巫之伏魔聖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