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宴會鑒定上)
迎著在場諸位或審視或看好戲的目光,邵總臉色鐵青,皺著眉眼眸沉沉地注視著面容精緻的青年,目光銳利如刀。
邵遠尚且年輕,有些沉不住氣,被這樣一激頓時怒視著雲舟,“你這是什麼意思,是懷疑我的撿漏是假——”
“小遠!”
邵川高聲打斷了他的話,恨不得立刻捂上兒子的嘴,這話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嗎?
果然,有些人看他們的目光變得微妙起來。
雲舟仍然笑意淺淺,聲音平靜地道:“我只是說這塊田黃凍石是撿漏而來的,並無其他意思。”
他轉向杜老爺子,“大約兩年前,我和舍友去瓷都旅遊,在鬼市上發現了一塊烏鴉皮田的田黃石。
不過其生成條件比較特殊,表面的黑色石皮下面還有兩層石皮,打光不透,導致攤主誤以為這是仿造的田黃原石,很便宜就賣了。”
青年接著道:“《印章鑒賞圖錄》中有記載,單層的烏鴉皮田燈下能透,其肌質易於鑒識。
若烏鴉皮內再有一、二層黃皮或白皮則難以燈照鑒別,這類含多層石皮的田黃石,若皮質細膩、無雜色、無砂斑,則多見其裡色質俱佳,猶如凍石,實屬難得之材。”
聽了雲舟的一番話,眾人紛紛頷首。
鬼市是早年間買賣古玩的一種特別的地攤文化,半夜三更擺地攤、做買賣,天亮散市。
經常逛古玩市場的都聽說過,青年將撿漏的時間、地點、過程都說得極為詳盡,可見確有其事。
至於對方所說的《印章鑒賞圖錄》,研究雜項的收藏家都聽說過,屬於專業書籍。
他們對於這部分內容有幾分印象,卻不像對方能將其一字不差地背下來。
足見青年的底子極為紮實,非一般人可比!
不少收藏家對他肅然起敬。
小小年紀便能將基礎知識掌握得如此牢固,最重要的是,能將這些知識十分自然的運用在平時的鑒賞和觀察上,達到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真正做到了融會貫通。
這樣的功力只有在古玩一行鑽研多年才能做到。
眼前這位年輕人絕對不簡單,不愧是杜老爺子的關門弟子!
剛才估算出田黃凍石的中年人忍不住道:“那你...當時花多少錢買的?”
這同時也是在場眾人最關心的話題,議論聲瞬間弱了下去,均收斂起心神等著青年的發言。
撿漏嘛,自然要看成本與實際價值的差距,大漏和小漏所帶來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若是真撿了一個大漏,不說聲名鵲起,其傳奇事跡也會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玩古玩,追求的不正是這種淘到寶貝的成就感和刺激感麼?
‘那可是價值近千萬的田黃凍石,估計購買的時候、價格也不會太低吧。’眾人這樣想著,心中的好奇難以掩飾。
即使杜老爺子也忍不住將視線投向自家小徒弟。
他知道雲舟的運氣一向很好,但如果價格太高的話,這枚印章他真的不好意思收。
眾目睽睽之下,青年說出了一個讓眾人震驚到下巴掉地的價格,“當時花了三萬塊。”
這還沒算剩了三分之二的田黃凍石、自己的那枚扁章、以及木氏印章的那部分。
在他說完之後,足足有幾秒鐘的沉寂,接著便是各種不可置信的聲音。
“你說多少?!”
“這、這不可能吧。”
“是不是少說了一兩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