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有杜老爺子這根定海神針在,他確實可以放寬心了。
4、5月份天氣回暖,加上古玩市場的火爆,來古玩店的人逐漸多了起來。
然而不少來珍寶閣的人一看到雲舟那麼年輕,打從心底裡便泛起了嘀咕。
若不是珍寶閣積攢了很多年的名聲,恐怕還沒進門就走了。
哪怕青年說得十分詳盡,從器型、紋飾、底款等各方面進行分析、面面俱到,比很多鑒定師還有耐心,這些人仍然半信半疑。
“珍寶閣怎麼回事,一個小娃娃也能當鑒定師了?”
“叫你們掌櫃的過來。”
“你說的不對,我這怎麼可能是假的,胡扯!”
......
面對各種質疑,雲舟聽著也不生氣,淺笑著道:“若是不相信的話,那就去別處看看吧。”
最後,這些人毫無意外的和那位老爺子一樣,逛了一圈後又回來了。
臉上好似被打了好幾個耳光,漲紅著臉尷尬不已。
“小夥子,唉,還是你厚道啊。”
“媽的,旁邊的店可真黑,價錢硬生生地給我壓下去一半!”
“明明是清康熙的民窯,非說是民國的,真把我當冤大頭了——”
還有人態度誠懇地道歉:“大師,我給您認個錯,您說得都對。
那個,我家裡還有幾件寶貝,要不都拿過來給您掌掌眼?”
雲舟實習期間比較清閑,就答應了,反正也是積累經驗。
他長得好看又年輕,沒什麼架子,氣質幹淨清爽,十分討人喜歡。
而且青年不像如杜老爺子這樣有了名氣的大佬,輕易不給人做鑒定,也不像吳掌櫃這樣的生意人這麼圓滑。
憑借自己的能力讓人信服之後,很多人不由得打起了其他主意。
俗話說,亂世黃金,盛世古董。
太平盛世,之前沒出現過的老物件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數量多得驚人。
千萬不要小瞧民間的收藏,就像高手在民間,群眾的力量不可小覷。
只是在平時,老百姓們哪裡認識什麼鑒賞專家?
就算認識,高昂的收費也不是他們能承擔的。
況且古玩界到處都是套,一個不小心傳家寶貝就被人騙走了,那可是哭都沒地方哭。
但是眼前的青年不一樣。
他有珍寶閣這樣的大店作背書,自己也有一定的鑒賞能力,還不收費,上哪裡去找這樣的好事?
反正有些物件他們也沒打算賣,總歸聽一聽鑒定結果,心裡有個數也好啊。
很多人心裡不由得打起了小算盤。
第二天,就有幾個人拿著自家的寶貝過來了。
他們都是一個地方的,一起搭伴過來,萬一出現一些意外情況,也能互相有個照應。
為首的中年男人從黑色尼龍袋裡拿出來一件銅像,“大師,您給掌掌眼。”
雲舟拿起了這件銅像,一上手就知道是個老物件。
這是一具高約12公分的大日如來坐像,在大乘佛教中,寓意佛祖釋迦牟尼三身之一的‘法身’。
佛像盤腿而坐,雙手高舉結印,眉目因為鏽蝕不甚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