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田黃凍石
攤位上擺放著大大小小的印章有三十多枚,旁邊還有幾塊未雕刻的原石。
印章在古玩中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品類,是古代必不可少的一類文房用具。
皇帝的印為‘璽’,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利,批閱奏摺或傳遞旨意通常都要用‘璽’,是皇帝本人意願的體現。
普通官員亦有官印和私印,官印由皇家頒發,以區別官階和爵位;私印則是平時賞玩字畫、走親訪友等必備之物。
其他人如畫家、書法家、各種文人落款時也會題跋用印,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據統計,乾隆的璽印達1800多方,這個數量幾乎無人超越。
這足以說明印章在古代極為常見,使得印章的收藏形成了一個專門的品類,雲舟在嘉禾秋拍時也見到過‘金石篆刻藝術’的專場。
印章的材質有很多種,金、銀、銅、鐵、玉、石、骨、木質等等,其中玉石類較為珍貴,最常見的是青田石、壽山石和昌化石三大類。
又以福建壽山田黃石、浙江青田石、昌化雞血石最為名貴,被譽為“印石三寶”。
雲舟拿起了一方印章,為正方形章,底部的印面呈四方形,直徑大約為2公分左右,高5公分,很小,頂部雕刻著獅子頭,是比較常見的獅鈕章。
獅子是我國民俗文化中最為常見的吉祥神獸,它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代表英勇、王權和保護,象徵地位、尊嚴、吉祥、平安。
將其刻於印章上,是對使用者美好的祝福。1
這枚印章通體火紅色,色彩豔麗如雞血,沒有一絲雜色,底部篆刻著‘閱微草堂’四字。
“閱微草堂”是紀曉嵐的故居,鼎鼎有名,想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雲舟看了一眼便放下了。
雞血石看的是覆蓋面積和顏色,這枚印章整個都是雞血紅色,如果是真的,那就是雞血石中最頂級的‘大紅袍’,加上‘閱微草堂’的名字,價值千萬不止。
不過這個嘛,一看便是染色的,色澤太均勻了,沒有天然形成的層次感,手感也不潤滑,底部的篆刻很粗糙,一眼假的東西。
而且紀昀沒有雞血石印章,有的是田黃石印章,畢竟乾隆皇帝極為鐘愛田黃石,禦賜給紀昀‘閱微草堂’印章也是田黃石的,現收藏在博物館中。
鬼市賣印章的攤位不多,攤位前有不少人在看。
其中一個帶著耳釘、打扮新潮的年輕人和同伴在一起挑挑揀揀,最後拿著一枚通體橙黃色的龍鈕章問攤主,“這個多少錢?”
攤主:“你那是田黃石,乾隆皇帝的私印,要這個數。”
他兩指一碰比了個十的手勢,“大十塊。”
年輕人顯然不明白什麼意思:“十塊錢就賣?那我拿一個。”
旁邊頓時有人笑出聲來。
攤主臉都黑了,站在一旁的中年人適時湊近了提醒,“小夥子,這是行話。大十塊就是十萬的意思。”
“什麼,十萬?我靠。”年輕人和幾個同伴對視了一眼,在眼中同時看到了震驚,立刻放下手裡的印章。
十萬塊都能買輛車了,他們是來鬼市淘寶貝的,可不是來當冤大頭的。
幾人立刻走了,攤主也不在意。
現在鬼市上不僅僅有愛好古玩的藏友,還有很多慕名而來的小年輕,後者都是當夜市逛的,看看熱鬧,根本不是他的目標。
中年男人卻沒走,鬼市裡的東西有真有假,有很多贗品,但未必沒有真的。
就像剛剛的那枚‘乾隆私印’,那個年輕人放下之後他摸了摸,雖然不是田黃石,卻是普通壽山石材質,也能個值幾萬塊。
雲舟也沒走,兩人就在三十多枚印章中挑選著。
中年人率先找到了一塊方形的雞血石印章,造型簡潔大方,沒有多餘的雕刻和修飾,頂部還有些不平整,佈局構思隨形。
裡面豔紅的雞血色呈絲狀分佈,在底部淺淺纏繞了五分之一,紋理分明,觸感溫潤。
這才是正常的雞血石,能有一絲雞血就不錯了,全紅的大紅袍雞血石,平時哪裡見的到啊?
小小一塊都要幾百萬,還被收藏家們搶破頭。
這枚方章底部篆刻‘安持’,說明是陳巨來大師所作。
陳巨來是近現代的印章大師,晚年別署‘安持老人’,一生治印不下三萬方,曾為張大千、吳湖帆、張伯駒等著名書畫家雕刻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