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爺子教導他:“這個套確實做的有幾分高明,可惜在真正眼力好的人面前毫無用處。要是你一眼就能看出這個青花罐是假的,任他什麼功夫也白費。”
雲舟:“我明白您的意思,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紙老虎。”
“這就對嘍。來,我跟你講講,除了蓋子之外,還有其他手段也能分辨出青花罐的真假。
你看它上面的青花,顏色不怎麼鮮亮還有些微的褪色,有人就認為這是老物件,其實是故意做舊。康熙時期青花瓷的特點是緊皮亮釉,釉色亮度很亮,看起來像是新的,與一般人的判斷恰恰相反。”
杜老爺子把罐子倒過來露出底部,“你再看它的底足,胎質略顯粗糙,上面沾著砂土卻沒有磨損的痕跡,說明是現在工藝品。款也不對,字型呆板,線條不流暢,帶有明顯的現代痕跡。”
“不止這些”,他示意雲舟上手掂一掂重量,然後問道:“什麼感覺?”
“跟它的形狀比起來,好像有點輕。”
“對。清前期的人頭罐都比較重,因為胎質很厚;這個仿的看著挺厚,但你一上手就能感覺到它的重量並沒有那麼重,這也是真品區別於現代仿品的一種表現。”
“謝謝杜爺爺,我一定好好學。”經過杜老爺子的一番講解,雲舟受益匪淺,同時意識到自己的基礎還是太過薄弱。
如果自己對明清瓷器有更深入瞭解的話,很容易就能看出這個青花罐是假的。
他看向自己的左腕,小玉龍將尾巴盤在上面乖乖的蜷著身子,閉著眼睛打了個小哈欠,對外界的風波一無所知。
雲舟明白,是自己太過於依賴小玉龍的能力了。
經過之前多次對古錢幣的判斷、以及對鼻煙壺和永樂通寶背三錢的撿漏,讓他以為對方可以精準的判斷出古玩的真假。
但是現在看來,這個能力不是萬能的。
首先,目前已知靈氣能辨別古玩的真偽,有靈氣的為真,但無法確定年代以及物品的完整性。
拿雞缸杯為例,清三代仿製的顯然與明成化年所制的雞缸杯無法相提並論,如果是清晚期甚至其他年代仿製的,則更差。
假設這件雞缸杯上含有靈氣,那麼到底是什麼時候製造的呢?年代無法確定。而不同年代的雞缸杯,差之毫釐,謬以千裡。
其次,同樣是雞缸杯,打碎之後用現代手段拼湊修補起來的和完整的相比,都含有靈氣,亦無法辨認。
所以,他必須學會自己判斷物品的年份以及多觀察細節。
第三,靈氣的多少物品的年代、稀有程度、類別等等是否有關,暫時還無法確認,需要多接觸不同年代的真品才能得出結論。
第四,已知透過消耗靈氣可修複古錢幣,但是否有其他修複功能暫時無法確認。
雲舟在腦海中一一分析著,最終得出結論:現在最重要的是學習古玩相關的知識,積累大量經驗,至少要能夠準確判斷出物品的年代和價值。
除此之外,弄清楚靈氣的修複功能是否可以運用到其他方面,比如瓷器。
他看向修補過後仍能看到裂紋的蓋子,或許可以用這個來試驗一下。
作者有話要說:
寶寶們,是不是沒有猜到這是個套呀?
評論前十依舊有紅包,麼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