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品相一看就是劣品,需要用白醋浸泡或者開水浸泡,然後用小刷子把上面的鏽跡一點點刷幹淨,不過看這枚銅幣的鏽蝕程度,恐怕很難清洗出來。
他隨意拿起一枚放在手中觀察,發現這枚銅幣應該是儲存不當,導致氧化十分嚴重。
這樣就不能用常規的方法來清理,因為這種錢幣很脆,無法承受清洗。
黃老闆皺緊了眉,根據他的判斷,這幾枚銅幣十有八九是‘永樂通寶’。
永樂通寶是明代永樂時期朱棣)所鑄的錢幣。
正面以“永樂通寶”四字以楷書書寫,文字俊美,字型一貫,鑄工精細;背面則整潔光滑,沒有文字。
永樂通寶的傳世量不算太大,但也不算罕見。
除了在境內流通,鄭和下西洋時也帶走了大量永樂通寶,比如在西沙群島北礁礁盤上發現的明代沉船處便清理出了五萬多枚永樂通寶,全都是普通的小平錢。
現在市面上永樂通寶的價格大多在幾十到幾百之間,這幾枚銅錢品相不好,根本賣不上價錢。
要知道,錢幣並不是年份越久就越貴,而是要看存世量,物以稀為貴。
永樂通寶雖然是距今六百多年前的明代所鑄造,但還比不上清代的雍正通寶值錢呢。
黃老闆嘆了口氣,正想要老太太拿回去,卻在看到背面有字的那枚時‘咦’了一聲。
普通的永樂通寶背後是無字的,但是這枚的背面——
他突然想到了一種可能。
永樂通寶的版別很少,除了最普通的小平錢、銀錢和母錢之外,就只有永樂通寶背三錢這一種。
永樂通寶背三錢比一般銅錢要大一圈,直徑達到了3.4厘米,背面穿右有‘三錢’的字樣。在史書上並無記載,應該屬於試鑄品並未發行。
據說這種錢幣傳世只有兩枚,其中一枚現存在魔都博物館中,為缺角的一款,並不完整;另外一枚則從未出現過。因此也有人說,魔都博物館中的那枚是目前僅有的‘孤品’。4
這枚銅錢有沒有可能會是永樂通寶背三錢?
腦海中剛冒出這個想法,就被黃老闆自己給否定了。
他到底在想什麼,這怎麼可能呢?
最近幾年也冒出過不少所謂的永樂通寶背三錢,後來均被專家認定為仿造品。
要是真品這麼易得,博物館至於展出一枚缺角的永樂通寶背三錢嗎?
黃老闆暗罵自己異想天開,他手裡這枚銅錢鏽蝕得連錢文都看不清,還無法清理,他根本無法判斷。
退一萬步來講,就算他將鏽跡完全清理掉,露出的字型、尺寸與真品完全一致,是真品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這種情況他見得太多了!
如今造假猖獗,騙術也越來越高明,專門賣慘的、編故事的、聯合外人給自己人下套的,古玩界幾乎每時每刻都在上演,他可不會上當。
老太太正滿臉忐忑地看著黃老闆,見他將錢幣推回來,頓時急了:“老闆,您看我這寶貝值幾個錢?能值五千塊不?”
黃老闆沉聲道:“值不了多少錢。”
他挑出兩枚鏽蝕得不是特別厲害的,“這兩個,最多一百塊,其他兩枚,你還是拿回去吧。”
“啊?”老太太像是被雷劈中了一般,喃喃道:“就值這麼點,那他爺做手術的錢從哪裡整?”
“老闆您行行好,多給點吧!我要的不多,五千塊錢,不,您給三千就行,他爺說這是祖上傳下來的寶貝,值不少錢。我、我給您跪下了!”
老太太一邊說著一邊顫巍巍地就要跪下,黃老闆神色一變,立刻小跑著從櫃臺裡面出來,和雲舟一左一右地扶起了老太太。
黃老闆心驚膽戰地將她扶到沙發上坐下,一時懷疑對方是不是碰瓷,幸好老太太身子還算硬朗,沒發生什麼意外。
他在大廳裡來回走了幾步,最後咬牙道:“唉,老太太,我這開店鋪也不是做慈善,你那幾枚銅錢真不值幾個錢。
這樣吧,這四枚銅幣我最多給四百,您要是還是覺得太少,不然去別的地方看看?這裡店鋪這麼多,沒準有出價高的。”
作者有話要說:
套路是老掉牙的套路,但作者就是喜歡這種老套路0
友情提示:這篇劇情為主,感情線應該很少,因為作者不會寫狗頭)。
【注1234摘自百度百科,愛藏網和個人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