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掌櫃聞言詫異地看了他一眼,心中不由得生出幾分好感。
這少年看著面嫩,舉止倒是極為成熟穩重,還很懂禮數,比現在很多年輕人甚至中年人都要強上一些。
他將對方請到內堂的一處茶桌前,沒有急著鑒寶,而是用紫砂壺泡了一壺雨前龍井,兩人品了幾口茶之後才正式開始。
這是珍寶閣多年來的待客之道,既能緩解客人賣傳家寶的緊張心情,又能在議價的時候攀上兩分交情,就算不能達成協議也不至於撕破臉。
品茗完畢,雲舟從揹包裡拿出巴掌大的紅木盒子,將它推到吳掌櫃面前。
吳掌櫃開啟一看,神色有些驚訝:“哦,是一件玉器?看起來有些年頭了。”
一般來他這裡出售的以瓷器和書畫居多,很少能見到玉器。
隨後上手觀察了一番,贊嘆道:“不錯,是典型的和田白玉籽料,玉質瑩潤、色澤柔美。這麼大一塊,也只有古時候的王公貴族才捨得,現在可沒有這種好東西嘍。”
雖然只是簡單看了幾眼,但吳掌櫃幾乎可以判定,這絕對是一件真正的古物,而且是一件極為難得的精品。
至於年份,還需要細細觀察才能判斷。
吳掌櫃拿出鑒定珠寶專用的放大鏡放在眼前,正打算一寸寸的觀察,卻感覺一股極為寒涼的陰氣從玉佩中透出,差點把他的手指凍僵,急忙將玉佩放回到盒子裡,在心中驚道:‘好重的陰煞之氣!’
一般的古玩有出土和傳世兩種,古玉自然也包括在內。
從土裡挖出的大多是古時候王公貴族的陪葬品,染了下面的陰氣,在出土後的短時間內不適合佩戴,有不慎者甚至會出現血光之災。
而傳世古玉則指的是在明清時期就被當做傳家寶一代代傳下來、或者一直在市場上流通的玉器。由於發掘時間較久且受人氣的滋養,陰氣化去,佩戴可保平安。
這塊蟠龍玉佩沁色自然,沒有‘血沁’等不詳的沁色,包漿亦十分厚重,顯然是被人經常把玩才形成的,應該是傳世的才對,怎麼會有如此強烈的陰氣呢?
吳掌櫃忍不住問道:“小兄弟你先說說,你這塊玉是如何得來的?”
雲舟:“是家裡傳下來的,據說是曾曾祖父在一個落魄的官宦子弟那裡買下的。”
吳掌櫃點了點頭,這跟他的判斷不謀而合。只是——
他拿著放大鏡湊近了看,越看越覺得精美,無論是用料、雕工還是沁色都堪稱一絕,連玉佩上的龍須都纖毫畢現,儲存的也十分完好。
根據造型和風格,玉佩的年代應該比漢代還要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是名副其實的高古玉中的精品。
若是放在拍賣會,起拍價恐怕不會低於三百萬。至於成交價,按照目前人們對於高古玉的追捧,翻上兩三倍都是極有可能的。
不說拍賣會,就說他認識的幾位鐘愛玉器的大客戶,要是知道有這麼一塊品相精美的高古玉,必然也會競相購買,不怕賣不出好價錢。
吳掌櫃不死心的又拿起玉佩檢視,剛一拿起就被一陣寒氣凍得打了個哆嗦,彷彿四肢百骸都透著股森冷之氣,在炎炎夏日竟然出了一身冷汗,只能不捨的放下了。
“唉......”這枚玉佩的來源也沒有問題啊,怎麼會有這麼濃鬱的陰氣呢?
這樣的情況,就算玉佩品相再好,也沒有辦法出手,萬一出了什麼問題,他可擔待不起!
吳掌櫃咬了咬牙,到底是不願放棄如此難得的精品:“這樣,小兄弟你先等一會兒,我讓大師來看一看。”說著拿起盒子去了後臺。
“嗯,好的。”雲舟眼中閃過一絲疑惑,卻仍然答應了下來。雖然不明白為什麼掌櫃要將玉佩拿去給大師看,不過憑借珍寶閣多年的信譽,還不至於因為一塊玉而損壞名聲。
像這種大型的古玩店,收的物件五花八門,出土的文玩也有不少。畢竟好東西都是作為陪葬品隨主人下葬的,成色和精美程度比一般傳世品要高上許多。
要做這一行,接觸一些明器在所難免。
你不收,別家也會收,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所以如珍寶閣這樣的大型店鋪內會有玄學界的大師坐鎮,若是有出土的物件,便讓大師出手去除裡面的汙穢和煞氣,保證不出現任何意外。
等了大約半個小時,吳掌櫃垂頭喪氣的出來,沖雲舟搖了搖頭:“抱歉了小兄弟,大師也祛除不了玉佩裡面的陰氣。這枚玉佩,珍寶閣是不能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