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陰鬱的、帶著薄霧的清晨,我將菲利普鎖在城站廣場的馬路邊的鐵欄杆上。今天和珠江約好去上海地下市場看複製帶。
城站主樓雄偉的中式建築重簷疊瓦,古色古香。附近早餐攤的炊煙勾起了食慾,看了下表還來得及。就在攤位上點了蔥油拌麵和肉包,在塑膠凳上坐下呼呼吃了起來。隨後給珠江帶了兩個包子,進了車站。
通訊不便,都各自拿票直接上車,以免相互耽誤。綠皮火車人造革的座椅,合成板的小桌,一切是那麼親切,令我想起小時候每年寒暑假坐火車去寧波外婆家。
我在座位等了很久,周邊旅客都快坐滿了珠江還沒出現。開車前不到五分鐘,頭髮亂糟糟、臉色白得嚇人的珠江才揹著包氣喘吁吁趕來,手上塑膠袋裡也有兩個包子。
“給你買了啊。”我給他看我的包子。
“沒事當中飯吧。”他把挎包扔上行李架,舒了口氣在身邊剛坐下,火車就開動了。
“怎麼回事,臉色這麼差?”我問。
“這禮拜剛好輪夜班,還提早溜出來的呢。”他說。
我一邊從包裡拿水杯,一邊說:“我帶了兩百元,不知夠不夠?如果真有好東西你借我點啊!”
我把杯子放在小桌上,回身一看,嘿——這傢伙已經歪著腦袋睡著了。
上海站到了,天氣還是陰沉著臉。剛出站就有操滬語的人圍上來問我們要不要帶路。精明的上海人連一兩毛錢的帶路費都不放過,讓我很感慨。
彼時上海的地鐵還沒有建,在公交車上,我看到沿路以國營商場為主的商業街都很蕭條,到處是“大減價”之類的廣告牌。國內經濟熱點在南方,這個老牌的商業之都還在吃老本,受到市場化的衝擊也是難免的,陳舊的編制格局已無法應付日新月異的時代程序。這種局面直到後來開發了浦東才徹底扭轉過來。
兩人換了幾趟公交,再走了幾公里,拐入小路。珠江不知是沒睡醒還是健忘,走了幾次回頭路。我說要不要買張地圖看看,他說不用,就在附近了。
終於在一扇生滿鐵鏽的大鐵門前,珠江停下腳步:“到了!”
大鐵門裡亂七八糟堆滿鋼材和其他建築材料。這原本是一家國有企業,倒閉後只留下了一些廠房,改成了“二手音響器材市場”。空地裡做了倉庫對外出租,堆滿了建材。
市場冷冷清清,根本沒幾個顧客,店鋪裡也只有音響器材。問老闆有沒有複製帶,人家都不理你。
珠江和我都很納悶。跑遍市場都沒磁帶的影子,複製帶更別提了。後來在馬路邊問了個路人,才知曉緣故:最近在嚴打盜版音像製品,市場昨天剛被工商部門衝擊了,那些店家已是驚弓之鳥。
我們傻了眼。才十點多,這就打道回府了?
“要不去中圖看看?”珠江無奈地看我,讓我拿注意。反正沒去過,熟悉一下也好。於是兩人繼續上路轉車去了中國圖書進出口公司上海公司門市部。
原本中圖門市部門口也有人兜售複製帶,但我們趕到時情況和“音響器材市場”一樣空空如也。只能進門市部內看正版進口唱片磁帶,也沒什麼特別感興趣的東西,展示的商品依然嚴重脫鉤於樂壇的發展腳步。
“只有每兩年一次的展銷會期間才會有新東西。”珠江無奈地說:“去年剛辦過,下次要明年了。”
我徹底洩了氣。
白跑了一趟,滿腔熱情化作天氣一樣的陰沉。
不過,回家路上還是從珠江這裡學到不少關於音樂文化、市場運作方面的知識。比如這複製帶的來歷。
原來中圖公司每次舉辦進口音像製品展銷會,國外參展機構都會給中圖一批樣帶,結束後中圖就會把樣帶拿出來處理。進口磁帶價格1014元,非常親民。因為如果買到一盤,在國內可能就是唯一的一盤。於是買到的人會給沒買到的人複製,相互交換,互通有無。兩個音展地bj上海都有這種現象。但上海經濟發達,人也更有商業頭腦。bj人還在以物換物的時候,上海這邊早已採購、複製、銷售一條龍了。
回杭車次很少,為了趕早擠上了一列過路車,站了一個多小時。回到家天色已黑。折騰了一天,什麼都沒買到,除了揹包裡兩個發硬的肉包——還是杭州帶過去的。<tv錄影帶給我。tvusic teevision)也稱音樂電視錄影),在當時是個新生事物。<tv,內容都是精選的優秀流行歌曲為主,配以電視畫面,製作精巧,新穎的形式很受市場青睞,收視率直線上升。之後,英、法、日、澳等國家的電視臺紛紛效仿,併為tv的製作定型:即用最好的歌曲配上最精美的畫面,使原本只是聽覺藝術的歌曲,變為視覺和聽覺結合的一種全新的藝術樣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兩天後,我叫了和光、囡寶、山姆等人,在我家客廳看了這部翻錄在萬勝axe)空白帶上的片子。裡面有滾石樂隊ting stones)、大衛·鮑伊david ie fisher氣候漁民)、r.e.快轉眼球)、zz top、aey)、香蕉女郎a)等當紅大牌明星雲集的雜錦曲目,可謂一頓精神之饕餮盛宴。
有時候我會執迷於生活節奏快與慢的優劣比較,發現其中不乏哲理。比如在當時聽歌要磁帶、錄音機合體;唱片更是複雜,唱機、唱片、功放、音箱缺一不可;看錄影也是如此,電視機、錄影機、錄影帶齊全方可,且要統一制式。不像而今凡是、諸如……一隻手機搞定一切。
回過頭來看,雖然繁複麻煩,卻增添了一種儀式感,這種儀式感能讓音樂更動聽,畫面更美麗。
生活就是如此,在得到的同時,定會失去什麼;在失去的時候,又會得到些什麼。<tv在八十年代中後期傳入中國,這次是我第一次欣賞,立刻被震驚到了。音樂有了恰到好處的畫面支援,能給人音樂之外的感染力,激發內心的感悟,絕對是錦上添花的舉措。<tv本身無關:不是動人的歌曲、高超的技巧、華麗的畫面——而是外國人歌唱時臉上表露出來的輕鬆自如,那種天然的自信、自由、自在的表情,這與國人萬人一面的情況天壤之別。
這些年我所做的不正是願成為這其中不同的那張面孔嗎?我想。<tv觸動了我的心靈,看到中國與主流世界的物質差距之外的精神差距。
喜歡放任時光裡的布魯斯請大家收藏:()放任時光裡的布魯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