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無需糾結,細節決定了結果。
不算短的安靜。
“……慕音。”書舒欲言又止,下意識有些擔心地去看女兒的神情,斟酌著想要提醒女兒自己的狀況:“我現在,和你一樣大哦。”
“我知道的。”
裴慕音臉上沒有一絲認為荒誕的跡象,反而從容地彎唇,說起:“很小的時候,我問過爸爸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從來都沒有見過媽媽。”
是的。
裴慕音的問題不是“為什麼我沒有媽媽”,而是“為什麼我從來都沒有見過媽媽”。
從記事起,爸爸就告訴她。
除了爸爸以外,她還有一個親人,那就是媽媽。
當時的她好奇地左看看右看看,意思是——媽媽,在哪裡呢,沒有看到。
爸爸沉默片刻,說媽媽去了很遙遠的地方,已經不住在這裡了。
等到上幼兒園。
裴慕音從同學口中得知,像這種沒有跟媽媽生活在一起的情況,是因為媽媽不喜歡她,也不愛她。
“不愛”這個詞對於這個年紀的小朋友來說是相當嚴重的打擊了。
那天放學。
裴慕音揹著書包,眼睛紅彤彤的,很是傷心地問爸爸是不是真的像同學說的那樣媽媽不愛她。
“當然不是。”
爸爸斂眉,彎腰將她抱起來,肯定地回答她。
裴慕音看著書舒,聲音輕輕,一字一句向書舒複述著爸爸的話:“爸爸說,媽媽很愛我,是這個世界上最愛我的人,沒有人會比媽媽更加愛我了。”
“包括他在內。”
彼時的裴慕音聽得懵懵懂懂。
她對爸爸深信不疑。
只覺得,爸爸都已經是很愛很愛她的人了,那麼媽媽比爸爸還愛她的話,那真的是好多好多的愛了。
雖未曾謀面,但裴慕音自動就將媽媽劃分到了“重要的人”這欄,在潛意識當中就形成了對媽媽特別好的印象。
如果說對於那時的她來說,這個好印象還只是存在於腦海中一個縹緲的概念的話。
那麼透過錄音筆,她確認了書舒就是媽媽以後,爸爸那句“媽媽很愛你”,頃刻間就具象化了起來。
從開始産生交集起。
裴慕音無論回憶起哪件事,哪點細節,她都是被幸福所包裹住的。
而那些幸福的底色,全部都是愛。
既然如此,光怪陸離也好,匪夷所思也好。
裴慕音為什麼要去在意,她擁有正常人所擁有的所有健康感官,看得到,也聽得到,可以做出自己的判斷。
她只需要確定,眼前這個人,是媽媽就好了。
女孩子看著書舒,一雙桃花眼亮晶晶的,有點自責地問:“媽媽,我會不會,有點太遲鈍了呀。”
竟然現在才發現。
“不會。”
書舒搖頭,眼眶發熱,忍不住傾身將女兒抱進了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