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重要,甚至不可或缺。
“她陪伴了我很久,也幫到了我許多……”
“我給她的身份定位是……‘媽媽’。”
這其實是一個很籠統的說法,因為,“夢中的天使”曾在她的生活中出演各種各樣的角色,朋友,老師,引導者,看客……每一個形象都不盡相同,就宛如,之前在夢境中看到的各式各樣的築夢師。
不過,“媽媽”,確實是那諸多身份中最為重要,也最不可或缺的那一個。
“啊?那,你的母親……”林霧下意識問出這個問題,又在某一刻驟停——在一個人的日常中,如若某個重要角色一直沒有被提起,甚至都要捏出一個虛假的……那麼,這個角色,她要麼早早出了意外,要麼根本就不存在,再無其他可能。
白喑的母親顯然也符合這個標準:“哦,她?她在我出生後沒多久就和我的父親離異了,她帶走了我的雙胞胎哥哥,之後就再也沒有聯系過。”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白喑對於母親,都是沒有任何感覺的。
她甚至都很少有去期待過會有那麼一個人存在。
對於家人,她所有的感情,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幾乎都給了父親。
母親在她這裡,一直都是被隔絕在外的,這一點,和尋常孩子很不一樣。
“直到不久前,我偶遇了我的那位哥哥,然後才知道了一點關於她的資訊。”
哦?新的角色出現了?
林霧聽到這裡,眼前一亮,到此時再去觀察白喑的表情,能看到的東西就多了——提起哥哥,這人不再無動於衷,眼角眉梢,甚至能透出一點柔和。
看來是關系不錯?
不過,她並沒有在現階段去詢問那些,林霧這人談話比較遵從循序漸進的原則,特別是談起他人的事跡時,比起她刻意主動去引導挑動話題的走向,她還是更喜歡聽對方自己說。
而現有的話題……其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矛盾點。
林霧也毫不客氣就指出了:“既然你對母親沒有什麼感覺,那麼,又為什麼會在生日當天幻想出這麼一個形象?”
正常來說,特別是對於這種單親缺愛的孩子,能記下來的生日,不都是很重要的嗎?
把如此重的戲份,安給一個“無關緊要”的角色……這並不符合邏輯。
“……”
“說起生日啊,我還真沒過過幾次。”
慶祝誕生之日?
那種東西,對白喑來說,還是太過美好,以及遙遠了……她很少有那樣的記憶。
“僅有的兩次比較深刻的生日,其實都是和同學一起過的。”
“第一次我年齡還小,還在上小學?我自己拿零花錢買了一個蛋糕,請了一個同學一起來家裡過生日,結果……許願許到一半,爸爸回來了,他……”
說到這裡,白喑頓住了,她反複斟酌,想發聲,然後又暫停,直到最後,她還是什麼都沒有說:“當時發生的事情,說出的話,我幾乎已經忘光了,我只記得,他當著我同學的面打我,很丟人……”
那場生日的後半段,是去到同學家過的,當天她就沒有回去。
“還有另一次,那個就比較愉快,因為我最開始就沒有回家。”
“那本來就是在一個同學家,還是第一次,有人說要給我過生日,我很高興的,我們還一起做了蛋糕,雖然因為看電視忘了時間,糊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