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關鍵詞是,代價。”
“有兩位來自異鄉的旅客,走到了城外,他們費盡心機想進去。”
“那裡有鮮花,有美酒佳餚,有一切好的東西……”
“但同時,那裡有森嚴的守備。”
“高大壯闊的城牆,能阻攔太多東西……”
“他們渺小的願望,在這裡起不到任何作用。”
“想要進去……”
“這,走到城外的任何生命都會想。”
“可,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這都是困難的。”
“從前,沒有多少生命成功過。”
“但是。”
“其中一人說起話來。”
“那對我們來說是救贖。”
“擁抱光明,我們可以得到很多,在光明之下,我們能有比現在好太多的明天……”
“宛如重獲新生,宛如再次活著,是,複活。”
“那,代價是什麼?”
“複活總是有代價的,他們這樣,大概也會有。”
“是……或許我們終有一天,要接到,審判!”
聽完這個故事,在場基本所有人,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色變。
不少人就是因為被說到關鍵詞,而産生的下意識反應。
其中最明顯的是八號,畢竟,七號根本沒有把這個故事講完,而他就是下一位。
八號已經完全沒有掩飾的意思了,他把自己的關鍵詞擺出來。
代價是什麼?
當然是隨之到來的審判。
“我的關鍵詞是,審判。”
“自從五百年前,人神戰勝了海神,陸地上就得到了一段相對安穩的時光。”
“雖然戰爭帶來的苦難難以修複,但是,他們至少有勝利的果實。”
“那是苦澀而甜美的,足以安撫人心。”
“於是,人們又在地上建起城牆,在裡面安享榮華,盡情逍遙揮霍。”
“這是難得美妙的時光,值得以一切方式享受。”
“但所有人都忘了,海洋並不是那麼軟弱的存在,他們自己都可以迅速調整,海洋自然也可以……”
“甚至比他們更快,恢複的比他們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