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脫殼
沈清歡的銀剪鉸斷最後一根幌繩時,”誠信”牌匾在晨光中轟然墜地。她特意選了禦史臺巡查的時辰閉店,碎裂的匾額驚起群鴉,盤旋間抖落的鴉羽正巧蓋住牌匾背面新刻的北鬥七星紋。
”東家真捨得這金字招牌?”阿福抱著賬本的手直打顫,泛黃的紙頁間簌簌落下赤箭麥粉,”這可是知府大人親賜的...”
”舊的不去,新的怎來?”沈清歡將剪下的幌繩浸入鹵缸,麻繩遇鹽緊縮成北鬥狀。她餘光瞥見對街糧行的夥計正往這邊張望,故意抬高嗓門:”去當鋪把銅鍋鐵灶都典了,換錢給夥計們發遣散費!”
謝雲舟的馬車碾過滿地碎瓷,車簾縫隙丟擲的食盒滾到街心。他掀簾時劇烈咳嗽,帕子上的黑血正滴在”歇業告示”的墨字上:”沈掌櫃這出苦情戲,倒是比牡丹坊的《竇娥冤》還動人心魄。”
”不及謝公子咳得真切。”沈清歡將染血的帕子塞回他手中,帕角暗繡的蟠龍紋擦過她指尖,”今夜子時,勞煩公子往運河扔三壇老鹵——要濺起三尺浪的那種。”
暮色初臨,二十輛板車載著”典當”的灶具駛向碼頭。沈清歡的獨輪車吱呀作響,車軸暗格裡塞著冰窖特製的硝石。林婉兒抱著斷弦琵琶跟在車後,紅綢纏著的琴匣裡傳出醃菜壇碰撞的悶響。
”小娘子要擺攤?”碼頭管事的煙袋鍋敲著車板,”這地界歸漕幫管,一日五十文...”話音未落,沈清歡掀開醃菜壇,腐臭味驚得他倒退三步——壇底沉著二十枚工部特製的銅釘,正是劫船案的關鍵證物。
子時的運河泛起魚腥氣。沈清歡蹲在蘆葦叢中,看謝雲舟的老鹵壇子砸出丈高水花。浪濤裹著赤箭麥粉漫向漕船,值夜的漕工突然慘叫落水——他靴底沾著的牡丹花粉遇毒起疹,正是紅綃姑娘慣用的胭脂配方。
五更梆子未落,碼頭已支起十口陶灶。沈清歡的新幌子用鹽漬麻布縫制,遇潮顯出”沈記分號”的暗紋。她將特製的防火食盒墊在灶底,硝石寒氣中和著魚腥:”今日開張,前十碗陽春面送鹵豆幹!”
穿短褐的腳夫們圍攏過來,忽然有人驚呼:”這碗底刻的啥?”粗陶碗的釉下浮著北鬥紋,盛滿熱湯後竟投射出運河暗礁圖。沈清歡攪動湯勺輕笑:”客官好眼力,這是前朝漕工辨航向的法子。”
未時三刻,糧行的馬車堵住攤前。蘇景明的黑犀皮手套捏碎陶碗,殘缺的左手小指在陽光下泛著紫光:”沈掌櫃躲到老鼠洞,倒不忘帶著偷糧的耗子。”他靴尖踢翻醃菜壇,滾出的銅釘在石板路上拼出”私鹽”二字。
”蘇會長說笑了。”沈清歡舀起鹵汁澆向銅釘,蝕出的青煙凝成三皇子府蓮花紋,”這釘子上的赤鐵礦砂,倒是與大人新鑄的刀劍相配。”她突然掀開湯鍋,沸騰的魚湯裡浮著未化的雪鹽塊——正是漠北商團丟失的那批貨。
暮色中,謝雲舟的貨船在碼頭卸貨。沈清歡的竹簽挑開鹹魚鰓蓋,塞在魚鰓的密信遇熱顯字:”明夜亥時,漕幫換防。”林婉兒的琵琶弦勾住信紙,在落日餘暉中奏出《漁舟唱晚》的變調。
糧行二樓傳來瓷器碎裂聲。蘇景明用斷指蘸著魚血寫密信,窗紙突然破開個洞,半枚銅釘帶著醃菜鹽釘入案幾。他望著碼頭升起的炊煙冷笑:”放火燒了那些破攤子,要做得像腳夫鬥毆。”
更鼓聲中,沈清歡在灶膛灰燼裡扒出個錫盒。盒中賬冊記載著各碼頭攤點的營收,每頁硃批都畫著船形符號。她蘸著鹵汁塗抹符號,浮出的金線竟勾勒出船孃們慣用的繡樣——正是下章要織就的情報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