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機遇 借兵
面對周威一連串的追問, 楊思煥也不再隱瞞。她將牢房裡雜亂的茅草攏了攏,坐下。
“你或許不知道,方仕林其實是廢太女遺孤, 廢太女殘黨將她送到雲溪鎮躲避先帝的追殺。
當年還是太女的陛下曾令我誅殺方仕林, 她明知道我們是同窗, 我不過一介書生,哪裡下得了手。無奈之下,我只得設計讓方仕林詐死,將她保下。”接著,她將話鋒一轉,“陛下迎倉那日,將我獨自召進暖閣, 他讓我替他具服。他竟早就知道我所做的一切, 以我的兩個孩子作為要挾, 讓我不得不喝下他賜的毒。他說給我一年的時間, 還說讓我將來親手殺了他。”
周威聞言, 愈發覺得自己還在夢裡。
“說什麼胡話,陛下讓你殺了他?”
卻見思煥一臉認真的道:“我以為我聽錯了,卻聽他在我耳邊重複, 說讓我殺了他。”
“哪有這種怪事, 當今陛下竟會託人殺了自己?”周威自言自語, 很快她又若有所得,“她在試探你,當皇帝的都是生性多疑,他定是覺得你與叛賊勾結,想利用你將叛賊揪出來。”
楊思煥一笑:“或許吧,他說給我一個月時間考慮, 只是我並沒有機會給他答複。他給我賜的藥也沒有發作,否則我應該早就毒發才對。”
當初朱承啟親口說過,那毒一年後便會發作,而今一年的時間早過了。
而周威似乎並未將皇帝給楊思煥賜毒一事放心上,畢竟她看楊思煥身強體壯,根本沒有什麼異樣,她的心思早就被另一樁事佔據,她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不住問出口:“說起勾結,我曾聽說你與次輔楊永清多次私下會面,你之前說你有退路,你的退路,該不會是她吧?”
楊思煥扯了扯嘴角:“以你我的出身,在這朝堂之上,何談找人倚靠,有的不過是利用罷了。”
人貴有自知之明。
“我幫孫協填賬,是受大理寺少卿陸長松的指示,亦是當今陛下的授意。”楊思煥說完,卻見周威似乎並不驚訝,楊思煥便道:“你是否聽人說過什麼?”
周威搖頭:“既是陛下的手筆,旁人哪敢妄加評斷。只是當我聽說你被捕入獄,我當時大為震驚,我想你沒有理由去做那些事,只以為你是得罪了什麼人。卻不想,背後竟有這樣的原由!”
如果是得罪人便罷了,好歹有個理由,而小人物的一切遭遇,根本不需要理由。楊思煥也曾一度以為自己和別人不同,然而不過都是錯覺,直到鋃鐺入獄時,她才認清自己的處境——無依無靠,無足輕重,三鼎甲如何?官至四品又如何?一切終究不過是夢幻泡影,曇花一現的假象罷了。
“從始至終,我都只是一顆任人擺布的棋子。”
但出身微寒的小人物,確是很難決定自己的命運。
“我不想一輩子都這樣任人擺布,你我的出身都不能改變,但現在我們的機會來了。”楊思煥說著話,從胸前密縫的口袋中掏出一張紙條。
周威當即湊近去瞧,只見那紙條上赫然寫道:子初,斷山軍火庫,內藏火石十萬箱,請務必保住。
“這是?”
“這是陛下的字跡。”
周威至今沒見過朱承啟幾次,更別說認他的字跡了。
但楊思煥卻是不同,她任禮部侍郎一職時,常進言,也收到過朱承啟的硃批。朱承啟自幼長在東宮,他的一手字師承楊永清和陸太傅,卻又自成一體,讓人看過就記憶猶新,是常人模仿不來的。
“陛下?”
周威聞言不禁背脊發涼,“陛下自幼長在深宮,都不曾出過應天,怎麼知道開封的事?再說,那火是突然起的,難道他早就料到會發生這種事,還提前將這個紙條寫好讓人送給你?”
屋外的風吹得嗚嗚作響,周威更是汗毛直立,她不敢想,一個身處千裡之外的人,是如何將開封的事算得一毫不差。
“如果真是這樣,不敢想象你我的身邊都被安插了多少陛下的眼線。”
楊思煥就笑:“如果這樣,你會不會也是陛下安插在我身邊的眼線?”
周威挑眉:“當然不是!陛下可能根本不記得我周威是誰。”
看著周威一本正經在為自己洗刷嫌疑的樣子,楊思煥哭笑不得,便不再拿她開玩笑了,她說:“我至今不明白,為何陛下選擇我來做這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