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靈異小說 > 女尊首輔養成記(科舉) > 第78章 第七十八章 這孩子就是我和楊大人的……

第78章 第七十八章 這孩子就是我和楊大人的……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盛寵之佛醫神妃 雲箋織夢錄 穿越之談個戀愛救世界 米花町來了個溫亞德 七年之癢,前夫不知道我重生了 全世界都覺得我是紙片人 女尊首輔養成記(科舉) 師尊不要 帝落 快穿之食味 驚鸞(重生) 族長大人請自重(雙重生) 穿成娘道文的女主 讓他為我折腰 豪門狗血文裡的路人管家 重生離婚夜,小嬌妻被大佬攬腰吻 青燈勘魂錄 明末:我崇禎擺爛怎麼了?! 無限穿越系統之長生篇 農家嬌女:穿到古代開飯館

第78章 第七十八章 這孩子就是我和楊大人的……

朱承啟成婚七年有餘, 所立正君至今無所出。之所以等了七年,是因為皇長女的重要地位。古來有立嫡立長的傳統,這種做法有利於減少皇位繼承的紛爭, 避免姊妹鬩牆。

本朝歷過三代帝王, 先是開國皇帝武帝, 武帝是草根出身,嫡長女在戰亂中不幸夭折,稱帝之後,她選立唯一的嫡女,也就是後來在宮變中自焚的廢太女為儲。

到了永宣帝這代,人都說永宣帝朱震殺伐果斷,雷厲風行, 但她內心或許又是個重情的人, 至少曾經是。

在永宣帝朱震還是嶺王時, 原配正君難産, 一屍兩命, 她便堅持不再立正君,娶得再多也只是側君,側君們相繼給她生下六女八兒。

她最後娶當今太帝君, 也就是朱承啟生父, 完全是為了得到劉家、以及劉家背後的門閥士族的支援, 朱承啟出生前不久,朱震便將他的生父扶為王府的正君。

於是朱承啟一出生便是王府唯一的嫡女,這就給劉家吃了定心丸。

劉家便義無反顧地跟著朱震,最後在劉家與先郕王的協同下,朱震成功奪嫡。

其實在朱震奪嫡之前,她的兩位皇姐早就躍躍欲試, 其中三皇女的擁躉者居多。就是因為當時的大皇女與二皇女早夭,三皇女便成了武帝的長女。

文官最講究禮法,便是站隊也是有講究的,站東宮隊的,認得是“嫡”,而三皇女黨的信念則是“長”。當然,不論是嫡是長,她們都敗了。

她們敗的原因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朱震會挑時機,那時候武帝病重,太女代批奏摺。

三皇女黨抓住這一件事,蒐集太女培植黨羽、利用硃批的權利為黨羽行方便的證據,將證據交給武帝。並順手扣了“意圖謀反”的高帽子到東宮頭上,當時太女就被送到宗人府受了刑。

而東宮也不是善茬,她轉頭就反撲回去,倒沒直接動三皇女,她的人從詔獄的要犯那裡取了份口供,藉此扳倒了三皇女的親信。

朱震卻是裝傻充愣,一直等到那一嫡一長鬥得兩敗俱傷時,一舉奪得皇位。

朱震登基之後,又遇到同樣的麻煩。朱承啟出生時,朱震的長女梁王已經十多歲了。梁王擅武,馬術、劍術俱佳,這一點和朱震很像,也算聰明伶俐,又是長女,從小就頗得朱震的寵。

朱震登基之後,皇儲之位懸了好幾年,世人猜測她在立朱承啟為儲之前,是有過搖擺的。但她最後還是選擇了朱承啟,畢竟嫡勝於長,更重要的就是劉家與北方世族曾經對朱震的支援,朱震還是念舊情的。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朱承啟入主東宮之後,梁王得了封地恃寵不赴。

剛開始永宣帝沒說什麼,隨她去了,梁王在蘇州待著,釘子戶一做就是好多年。

前年有人蒐集梁王密謀造反的證據,永宣帝一氣之下將她封到北漠戍守邊疆,誰知道梁王在路上就得了急症,病死了。那段時間朱承啟也被言官彈劾,去宗人府討了罰。

從前楊思煥不關心這些事,後來回過頭去想,頭腦就清醒許多,那估計便是朱承啟與梁王之間的爭鬥吧。

這樣看來嫡長女的地位的確重要,若皇儲能集嫡長於一身,或許就少幾宗內鬥。所以在朱承啟還是太女時,他娶了正君便沒再娶,亦沒人提納側君的事。

但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是沒什麼動靜。皇嗣乃國之根本,內閣催皇帝選納側君,也是權衡利弊之後做出的決定。

這就意味著,將來的皇儲極有可能出自側君。不說皇儲,若是哪個被皇帝寵幸,生下尋常皇子皇女,那也是祖墳冒煙的喜事。

所謂一人得道雞犬昇天,馬上要選側君了,競爭必然很激烈。

選側君時除了考慮他們的長相之外,還要考察琴棋書畫,其中“書”這一部分由楊思煥出題,此外這四項評審雖有好幾位官員的參與,但最終還是取決於楊思煥這個欽差和太帝君的看法。

想到這裡,楊思煥隱約覺出周世景話裡的意思,到時候肯定會有很多官員為了自己的兒子,來和她套近乎、送禮,那些官員品階不少在她之上,到時候她既不能許諾什麼,也不能搞得她們不高興,如何應對也是個問題。

她想,大概周世景是怕她應付不來,得罪人也不自知。她也不喜歡這些事,從小到大她連撒謊都很少,可謂一身正氣,更別說受賄徇私了。

楊思煥望著燭火,目光隨火苗搖曳,“陛下有心歷練我,她既然把事情交給我,便是信我。”

沒有人一生下來就什麼都會,誰還不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周世景頷首,沒再多說什麼。

這日傍晚,朱承啟坐在禦書房會見張珏。

內侍佈置過茶水就退了下去。

“你這次去北漠,將齊王的兵符帶回來。”朱承啟說著話,提筆蘸了硃砂,繼續閱他的奏摺,眼觀鼻,鼻觀心,一臉淡然,“這雖是母皇的旨意,但朕知道,齊王多半是不願的,朕知道近日謠言橫飛。恐怕有不少已經傳到她那裡去了。”

張珏靜靜的低眉聽著,看著新皇修長白皙的手提筆遊走在奏摺上,她時不時無聲地點頭。

“她終歸是朕的皇妹,有些事能避就避,你為人機敏,母皇駕崩的事,想辦法向她解釋清楚。”朱承啟至此頓了頓,片刻後他扯著嘴角微微一笑:“她若不問,便算了。”

張珏應了是,朱承啟抬手:“退下吧。”

張珏剛走,陸公公就過來回話:“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太醫已經看過,帝君有喜了。”

朱承啟正在批閱奏摺,聽到陸公公的話,他執筆的手一抖,摺子上當即出現一條刺眼的朱痕。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喜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