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四十六章 我真心喜歡他
劉氏紅著一雙眼泡, 看得出來,昨夜又是一夜未眠,他出身於書香門第, 封建禮法根深蒂固, 女兒做出那等越矩之事, 他一時間繞不過來。
楊思煥爬坐起來,只覺心累不想說話,但她不想陷入被動,便理著中衣說道:“爹,實話說給您,世景是去奔喪了,沒個一兩年是回不來的。”
劉氏瞪了女兒一眼:“你又說瞎話, 他自幼父母雙亡, 奔誰的喪?”
“您忘了, 他來咱們家之前, 是有個養父的。”楊思煥一頓, 暗道對不住那位老人家了,實屬無奈之舉。“那養父雖窮,但對他還算不錯, 聽說獨生的女兒前幾年淹死了, 世景可不得替他料理後事?”
劉氏想了想, 好像確實有這麼個人,但轉念一想又覺不對,起身盯著女兒,問:“這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他做什麼不打招呼就走?你也是,還搞得神秘兮兮繞這麼一圈瞞我。”
楊思煥也納悶, 她為什麼沒早點想到這些,不然哪用這樣提心吊膽,她思量了一下,然後才回:“他走得匆忙,我當時也不知道,後來他到了荊州才託人稍信給我,說守完喪就回來。”
劉氏聽女兒說了這麼多,似乎也信了,心想果然沒有看錯那孩子,百善孝為先,能為養父做到這份上,是很難得了。不過,又想到周世景已經二十出頭了,而女兒卻風華正茂,不禁多想了些。
此時楊思煥正對著銅鏡試公服,素白的中衣外套玄青色圓領雲鶴官袍,一雙潔白纖細的手扣在腰間的銀帶上,少年清雋,筆挺瀟灑,烏紗帽端扣於頂。
如此清麗的儁才,哪個少男不為之心動呢?將來指不定就會有王公貴族的公子會看上她,想到這裡,劉氏隱約擔憂起來。
他嘆了口氣:“話說回來,我是一直把世景當兒子的,現在日子好過了,之前咱們家全靠他一人撐,你可不能忘了本。若你將來負了他,我可第一個不答應。”
楊思煥聞言心頭一緊,轉過身來,開口淡淡道:“爹放心,我是真心喜歡他,不會有那天的。”
劉氏怔了怔,良久後點頭低聲說:“那就好......”
暖風乍作,吹起楊思煥的衣角。她緩步踱到院中,海棠花瓣零零散散地被吹落,有詩雲:
“不知徵馬幾時歸?海棠花謝也,雨霏霏。”
她抬手,兩片殘花飄落在掌心上。
本朝例制,非進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者不得入內閣。當今內閣六大輔臣,皇女龍孫都要忌憚幾分,她們都是從翰林院熬出來的。
楊思煥將家事處理妥當之後,兩個月的期限很快就過去了,她正式上任的這日,已是初夏。永宣帝勵精圖治,每年只有五日沐休,基本除了過年的那幾天,都要上朝。
卯正時,召徳、貞度二門之外分列了文武眾臣,夜雨初霽,地面籠了一層薄霧。
楊思煥作為七品小官,站在文官的最後面,身邊站著的多是和她差不多品級的禦史等官,天不亮就在宮門外候著,直到皇上貼身的陸公公宣道:“眾大臣入殿。”
話音剛落,兩道掖門從裡面開啟,兩邊隊伍浩浩蕩蕩朝太和殿方向前行。楊思煥抬眼,望見數不清的漢白玉石階,向金碧輝煌的大殿延綿開去。
她提步登上石階,跟著眾人一道進入高處的大殿。等眾臣在太極殿上站好,沒過多久,公公再次宣道:“陛下駕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永宣帝應聲從偏殿出來,走到丹陛之上,目光掠過為首幾位大臣的臉,而後高高坐在龍椅上,微微抬手。“眾卿平身。”
丹陛的書案上已經堆了不少摺子,皇帝隨手翻開其中一本,很快又擱下,什麼也說,這時武將中有人出列,奏道:“啟稟陛下,北平來捷,前夜我軍將士擊退夷族,夷族王帥棄十萬大軍連夜出逃,齊王帶兵生擒夷族主將塔塔爾,塔塔爾不負此辱,咬舌自盡。”
永宣帝微微一笑,“好。”
這時文官中又有人出列,那人身著深紫色朝服,烏紗帽扣在銀白的發冠上,看起來有些歲數了。
“陛下,老臣也有事啟奏。”
永宣帝道:“太傅請講。”
原來這便是寶文閣大學士兼太傅,陸大人,為六大輔臣之一。
她躬身站在大殿中央,不緊不慢地說:“敕封皇女,關系大犁千秋,況皇九女文韜武略堪稱本朝一流,北平之戰更是以少勝多立下奇功,此為朝中上下有目共睹之實。”她頓了頓,繼續緩緩說道:“大犁有此皇女龍孫,實乃天降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