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裡清楚得很,那貨嘴壞人不壞,說是說自己想留在府城玩,其實是為了捎她一道回家。只默默祈禱她能順利扛過去吧。
下車的地方離集市不遠,多虧坐了這趟免費的順風車,回來的路費也省了。
楊思煥摸摸包袱,還剩了一兩多的銀子,從集市中游蕩了一圈,出來時左手一隻雞,右手一包月餅。往西街走了半裡,拐進一條小巷叩開了一扇門。
開門的是柳夫子,沒等楊思煥開口,夫子就笑著調侃:“難得你還有閑工夫來我這,還不速速去給你爹和夫郎報喜。”
楊思煥道:“昨日才放的榜,先生竟已知道了?”
夫子笑而不答,反問她:“你打算去國子監還是進縣學?”
夫子這一問就問到她心坎裡,她一路上都在想這個問題,眼下還是沒有主意,“學生還在考慮。”
夫子直言道:“嗯,能去國子監自然好,只是你家這情況怕是負擔不起,依我看縣學也不賴。”
二人站在院子裡說了幾句,拜別夫子之後,楊思煥重新折回集市,僱了輛騾車,買了四袋大米。自己就提著兩刀五花肉跟著車後面走。
鄉間小路上,楊思煥看著堆得老高的米袋,心裡有種莫名的安全感。來這個世界之後她是窮怕了、餓怕了,沒經歷過的人是無法明白她此刻心情的。
什麼詩詞歌賦、四書五經,那都是虛的,唯有這一車糧食才是實實在在。
路過村口時,年老的鄉裡聚在槐樹下乘涼,看見楊思煥便問:“思煥吶,中了沒?”
楊思煥撓撓後腦勺,羞澀地笑道:“中了。”
老人們樂開了花:“不差,不差,這麼多年,咱楊家總算又出秀才了。”
訊息傳得很快,等楊思煥到家門口時,院子裡已經圍了不少道賀的鄉人。
前幾天周世景從集上買了兩窩兔崽子回來,這玩意看起來小小的,卻很會吃草,給多少吃多少。
鄉人來報喜時,劉氏正心不在焉地在剁喂兔子的草,這兩天他成宿成宿睡不著。
愁女兒落榜,又愁她中,中了要進學、要趕考,眼下自家連飯都不吃不飽...
這麼些年女兒吃藥、讀書,能借的都借遍了,不少親戚看到他家人就像看到瘟神一樣,大老遠就躲著走。
他正剁著草,鄉人們結伴進門便道:“恭喜恭喜,聽說姐兒成秀才了。”
劉氏聞言差點切到手,女兒榜上有名他自是高興,笑容很快化作一聲長嘆。